驚喜困惑之后的領悟
2008年1月21日,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舉行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投票。773名代表有740人把票投給了胡小燕,中國首位農民工人大代表由此產生。
兩年前,第一次“飛”進神圣的人民大會堂,小燕滿懷激動。快言快語的她將“優化農民工生活和技能培訓環境”“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兩個建議講得慷慨激昂。共和國總理動情地說:“這個代表選得好。”
然而,那時的小燕對如何當“代表”沒什么概念。當美國記者問她“當了代表,下一步怎么做”時,她老老實實回答:“不知道。”
怎么傾聽農民工紛繁復雜的聲音?怎樣匯集并概括他們的訴求?如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這些對任何代表都并非易事,何況只有初中文化的小燕。
看來,從“敢”發言到“會”代表,之間還有一道鴻溝。尤其是當1億多農民工的期待潮水般涌來。
對于小燕代表,人們寄予了厚望。每個省份、無數的農民工打電話向她傾訴煩惱。話題集中在拖欠工資、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不少人托她找工作,甚至有人讓她幫忙找老婆。最多的時候,一天上百個求助電話讓她應接不暇。她因實在需要睡眠而關機,招致許多人不理解、甚至辱罵。
“困惑過、委屈過,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哭過。但是胡小燕不是個撂挑子的人。性格決定了我不會退縮,到了這個位置,就要做好這些事情。”小燕說,當選人大代表是意外的驚喜,毫無準備,但已經當了就會竭盡全力。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爭議讓她將自己看清楚——站在人民大會堂里的胡小燕,不是萬金油,更不是救世主,而是仍舊站在中國1億多農民工的中間,煩惱著他們的煩惱,訴說著他們的渴求,幸福著他們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