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三、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結合過去十年特別是近五年工作的體會,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之上,經濟不發展,什么事情都辦不成。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只要我們牢牢把握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尊重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就一定能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要堅定不移地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擴大內需的難點和重點在消費,潛力也在消費。擴大居民消費要在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愿、改善消費環境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現階段,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國既有投資能力,又有投資需求,關鍵在于選準方向、優化結構、提高投資的質量和效益。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但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越來越小,必須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要大力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具有多層次性,回旋余地很大,無論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都有發展的空間,重要的是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布局,解決產能過剩、核心技術缺乏、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解決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問題。必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要加強政策引導,鼓勵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利用市場倒逼機制促進優勝劣汰。以擴大國內市場應用、重要關鍵技術攻關為重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積極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重,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并舉,進一步發展壯大服務業。
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后代和民族未來。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重點抓好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布局,抓緊完善標準、制度和法規體系,采取切實的防治污染措施,促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下決心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維護人民健康,用實際行動和成效讓人民看到希望。要做好氣象、地質、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發展海洋經濟,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要繼續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
(二)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近些年是我國農業發展最快、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呈現出農業生產綜合成本上升、農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城鄉發展加快融合的態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仍然在農村。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既管當前,也管長遠,是長期指導思想。農村土地制度關乎農村的根本穩定,也關乎中國的長遠發展,其核心是要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底線是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要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支持發展多種形式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和多層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步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始終注重保護法律賦予農民的財產權利,調動農民積極性。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推廣先進技術,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要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要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農業生產經營隊伍,積極培育新型農民。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要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鄉統籌、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質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規模,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村莊建設要注意保持鄉村風貌,營造宜居環境,使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