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中共黨史不同歷史時期的口號

2011年04月14日17:26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黨的口號 中國共產黨 馬克思主義原則 黨章總綱

“大躍進萬歲”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批評經濟工作中的“右傾保守”現象,提出“我們就有條件也有必要在生產戰線上來一個大的躍進。”同月,毛澤東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內鋼產量趕超英國。12月,劉少奇向全國公布了十五年在鋼鐵和其他重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超英國的口號。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會議肯定了當時全國出現的“大躍進”形勢,認為中國正經歷著“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偉大時期。會議還調整了“二五”計劃的指標,鋼產量由1200萬噸提高到3000萬噸,糧食從5000億斤上升到7000億斤。會后,“大躍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農業提出“以糧為綱”,要求5年、3年甚至1-2年達到12年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工業提出“以鋼為綱”,將趕超英國的目標縮短為7年、5年以至3年。1958年8月,這些指標又進一步夸大了2倍。隨后全國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浮夸風”,以及一些荒誕不經的口號。作為一場運動,“大躍進”錯誤直到1960年才得以有效地糾正,而作為一個口號和工作思考方式在20多年后才得以最終糾正。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1958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根據毛澤東的創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劉少奇在政治報告中對此做了解釋,認為總路線的精神表明,黨的主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實行技術和文化革命。他還就經濟發展中的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作了說明。總路線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盡快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它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忽視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自身規律。尤其是宣傳工作重在“多”和“快”上,輕視了“好”和“省”,客觀上推動了“大躍進”盲動行為。“總路線”由于內容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很快為群眾掌握,很長時間內成為動員人民從事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動口號。

“文化革命”、“技術革命”

“文化革命” 作為一個口號,是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首先提出來的,原意是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掃除文盲、提高人民科學文化水平。他在《論合作制》中說,在一個文盲充斥的國度是不能建成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的,但“只要實現了這個文化革命,我們的國家就能成為完全的社會主義國家了”。1956年1月24日,在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毛澤東說:“現在叫技術革命,文化革命,革愚昧無知的命,沒有知識分子是不行的。”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劉少奇在政治報告中說:“現在已經是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提出新的革命任務的時候了,已經是提出技術革命以及同技術革命相輔而行的文化革命的時候了。”并確定了“文化革命”、“技術革命”的具體任務。“文化革命”、“技術革命”一度成為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流行口號。“文化革命”與后來的“文化大革命”含義完全不同。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