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繼續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重點打造金昌鎳鈷銅、嘉峪關冶金、白銀有色金屬和蘭州石油化工、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支持擴大油氣開采加工和乙烯生產能力及后續開發,積極推進煤化工產業發展。抓好大型骨干企業節能降耗、產業鏈延伸、裝備提升等重大技改項目。利用河西風電、光伏發電資源,建設一批有市場、有資源、有效益、可持續、技術水平先進的高載能項目,提高電力就地消納能力。大力支持金昌、天水等地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步伐。大力實施找礦突破行動,健全礦業權有形市場,加快資源勘查開發步伐,提高勘查開發效益,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蘭州、天水、酒泉三大裝備制造業基地,推進3兆瓦以上大型、新型風機及其葉片、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天水華天電子科技產業園等園區建設。擴大集成電路和新型元器件等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規模,形成微電子、通信設備、電真空器件、軍工電子科研生產基地。加快建設蘭州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重點支持重離子束治療腫瘤大型裝置的研制及產業化。推進中藥材交易中心和中醫藥原料生產供應保障基地建設,培育和引進有實力的企業,促進中藥材精深加工、中藥制劑盡快形成產業規模。
著力提升工業園區服務功能。以國家和省開發區為重點,支持園區提升產業規劃編制水平、增容擴區、循環化改造,增強園區承接產業轉移、集聚集約發展的能力。根據園區定位和主導產業發展方向,著力引進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龍頭型、基地型大項目,不斷完善產業鏈條,促進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加快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中小企業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建設,著力提升創新水平。支持園區配套建設物流倉儲、信息服務、技術檢測等服務平臺。
(五)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動旅游業跨越發展。繼續加強嘉峪關文物景區、平涼崆峒山和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優化旅游要素配置,進一步提升景區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品牌旅游節會,辦好第二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加快旅游、文化、體育融合發展,在開發旅游文化、拓展演藝市場、展示民族風情、舉辦體育賽事、推介特色旅游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支持敦煌、麥積山、黃河三峽公司等旅游企業加快發展,加快敦煌旅游公司上市進程。開展旅游人次200萬以上的景區創建工作。塑造“精品絲路、多彩甘肅”整體形象,拓展重點客源市場,全年旅游接待突破7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400億元。
進一步加快金融業發展。落實金融監管和促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銀政、銀企合作和項目資金對接,滿足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增設縣域和鄉鎮分支機構,完善金融服務“三農”的機制。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吸引各類創業投資機構入駐甘肅,為高新技術企業、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加快資源整合步伐,實現資本市場的規?;谫Y。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和再融資做優做強。加大擬上市企業培育力度,加快上市步伐。
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依托交通樞紐優勢、產業基地建設和特色資源開發,加快蘭州國家物流節點城市和現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設步伐,加大天水、平涼—慶陽、酒泉—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等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力度,積極構建面向新疆、西藏、青海乃至中亞西亞新亞歐大陸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物流企業,推動物流產業做大做強。加速工業企業物流分離和外包,促進物流業與優勢產業、重點企業聯動發展。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力爭在蘭州、嘉峪關、金昌、天水等地建立海關特殊監管區。
提高民生服務業發展水平。以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養老托幼、食品配送等為重點,建立家庭服務業公益性信息服務平臺,強化社區再就業服務功能。加快社區放心糧店、蔬菜便利店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社區商業功能。在蘭州、天水、酒泉等城市開展家政服務網絡中心、標準化肉菜市場、肉菜質量追溯體系等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規范中介服務市場,推動中介服務業健康發展。
積極發展會展服務業。依托區位、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馬鈴薯、中藥材等產業和產品,提升甘肅循環經濟國際項目推介會、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等特色展會的層次和水平。扶持省內會展企業發展壯大,引進國內外著名會展企業在甘設立會展機構。辦好第18屆“蘭洽會”。
(六)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加快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區。加大財政、稅收、價格、投融資等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的組織落實。加快種植養殖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加強工業節水工作,提高工業“三廢”、副產品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白銀、金昌等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建設。以金昌、白銀、隴西、華亭、武威黃羊等5個園區為重點,加快35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循環化改造,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能量梯級利用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大循環經濟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推廣力度,加強自主創新和國際國內合作。
扎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全面推進工業、建筑、交通運輸、農業和農村、商業和民用、公共機構六大領域節能工作。加強節能減排能力建設,組織實施一批節能減排重點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傳統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清潔生產項目建設。落實節能減排相關價格和資金補貼政策,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升級改造。加強造紙、化工、印染、農產品加工等重點行業水污染治理,加快電力、鋼鐵、石油化工、有色金屬、水泥等行業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加大尾氣超標機動車淘汰工作和農業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力度。開展資源節約型公共機構和環境友好型示范單位創建活動。
加強生態與環境保護工作。抓緊研究謀劃在全省范圍建立國家級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示范區。繼續推進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及防沙治沙生態恢復、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等項目建設。爭取啟動祁連山水源涵養區、“兩江一水”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抓好天然林保護二期、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三北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繼續開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扎實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和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質量。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大蘭州、白銀等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和金昌、隴南等重點地區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強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強化規范化管理措施,確保醫療等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繼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
四、扎實推進文化大省建設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把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各族群眾文明素質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宣傳,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發展“甘肅精神”,充分發揮我省豐富而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建設全國華夏文明的保護、傳承和創新利用示范區,推動文化大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爭取國家支持,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啟動市州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建設工程。將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建立健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提高農村電影放映補助水平,開展農村固定放映點試點工作。推動大型企業、機關單位、高校的文化設施面向公眾開放,推進紀念館、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向社會免費開放。加強廣播電視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抓好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和全國文化先進縣創建工作。加大文物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快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嘉峪關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做好裕固、東鄉、保安等特有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工作。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積極謀劃一批能夠吸引社會投資、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支持各類所有制文化企業投資出版發行、廣播影視、文娛演藝、文化旅游等比較優勢產業。以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慶陽農耕和民俗文化產業園、臨夏民族文化產業園和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建設為重點,規劃建設一批地方特色鮮明、產業鏈完整、規模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健全完善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激勵機制,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方式,扶持重點文化企業,加快文化資源和文化產品開發,打造一批體現甘肅特色、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影響的文化品牌。舉辦“中國敦煌文化藝術節”。利用數字、網絡、通信等技術手段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催生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業態,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大力扶持發展文化市場中介組織,培育對外文化貿易主體,支持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走出去”,推進文化交流與合作。
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扶持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走向市場,通過兼并重組組建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引導非公經濟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推進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早日上市。深入推進甘肅日報報業集團、省廣電網絡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開展“三網融合”試點。探索建立文化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資產評估、產權融資、股權交易、并購重組等市場化服務。支持文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上市融資。
強化文化市場服務與管理。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圍內合理流動。重點發展圖書報刊、電子音像制品、演出娛樂、影視劇等產品市場。加大文化市場綜合治理力度,開展“掃黃打非”、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整治行動,取締不良文化產品,凈化文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