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應急計劃與應急監測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9.0級強烈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3月12日接環保部核與輻射事故應急辦應急指令后,我省立即啟動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了全省輻射應急監測工作。
2011年3月15日開始,我省派出移動應急監測小組開始在轄區沿海公路進行應急移動巡測,并組織轄區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個沿海地區環保局在市區和沿海區域設立固定監測點位開展了輻射應急監測工作,并實時上報每天監測數據。
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異地擴建工程竣工 2004年1月,河北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異地擴建工程項目經河北省發改委、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2008年10月28日奠基開工。截止2011年5月底,實驗樓、廢物庫、配套附屬設施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并通過鹿泉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驗收,達到了設計要求,庫區廢源(物)自動吊裝設備、在線監控系統以及實驗室配備的20多臺(套)輻射監測應急設備全部安裝配備到位,并于2011年6月開始試運行。2011年9月,環境保護部驗收組對我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異地擴建工程進行了現場驗收檢查,2011年10月18日,環境保護部下發《關于河北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異地擴建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的函》(環驗[2011]294號),批復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合格,準予投入正式運行。
強化放射性廢物的收貯和管理 為確保輻射環境安全,加強對核技術利用單位的監督管理,強化對閑置廢棄放射性廢物(源)的收貯,有效消除輻射安全事故隱患。我們進一步健全了放射性廢物的申報登記制度,積極做好閑置、報廢放射源及放射性廢物的收貯工作,全年涉源單位送貯的放射性廢源、廢物收貯率達到100%。
自然生態
狀況
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評價為一般。其中承德和秦皇島兩個市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為良。其余九個市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為一般。
水資源 201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86.6mm,比上年減少39.3mm,比多年平均值減少45.1mm,屬偏枯年份。全省各河天然年產水量多屬偏枯或枯水,部分河道為平水。
2011年末,河北省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平均埋深16.19m。與上年同期相比,淺層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10m,地下水蓄存量減少8.94億m³。深層地下水位平均埋深:邢臺中東部平原55.84m、衡水56.93m、滄州58.30m。與上年同期相比,邢臺中東部平原、衡水和滄州深層地下水位分別上升0.10m、4.01m、0.02m。
2011年末,省轄大、中型水庫蓄水35.02億m³,比年初增加7.25億m³。海委管轄的潘家口、大黑汀和岳城三座大型水庫2011年末總蓄水量為19.03億m³,比年初增加7.38億m³。2011年末白洋淀蓄水量為1.41億m³,比年初增加0.81億m³;2011年末衡水湖蓄水量1.14億m³,比年初增加0.54億m³.
2011年,河北省地表水資源量約為67.34億m³,水資源總量約為152.69億m³。
農業環境狀況:2011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為6286.11千公頃,產量3172.6萬噸。2011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為326.28萬噸;農藥使用量為8.3萬噸;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為123785噸,其中地膜使用量65900噸,地膜覆蓋面積達1096.6千公頃。與2010年相比全省農藥、化肥、地膜的使用量呈上升趨勢,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質量退化,部分地方農業環境污染問題突出,農產品質量不安全因素增加。
森林資源 全省共有林地11154萬畝,占國土面積的39.6%。現有森林面積7313萬畝,森林覆蓋率26%,森林蓄積量1.2億立方米。全省果樹種植面積2363萬畝,居全國第1位。2011年完成造林430萬畝,中幼林撫育416萬畝;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746億元,果品總產量124億公斤。
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平山駝梁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建宣化黃羊灘、井陘南寺掌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全省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達到33個,面積933萬畝,占國土面積的3.3%。開展了全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秦皇島北戴河、豐寧海留圖濕地公園晉升為國家級。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41萬畝,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項目116萬畝,“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項目完成營造林10萬畝,完成退耕還林工程完成匹配荒山造林建設任務15萬畝,有利改善了項目區的生態環境。
氣候特點與受氣象災害影響特點 2011年(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河北省天氣氣候特點為:全省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4℃,屬正常年份;春、夏兩季氣溫偏高,夏季高溫天氣較少;冬、秋兩季氣溫接近常年,冷暖交替頻繁。全省年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少1%,屬正常年份;春季降水偏少,秋季偏多,冬、夏兩季正常;年內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年初降水異常偏少,大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氣象干旱。全省年日照時數比常年偏少195.7h,屬顯著偏少年份;春季日照時數比常年偏多,冬、夏、秋三季均比常年偏少,受持續陰、雨、霧、雪天氣影響秋季日照異常偏少。
2011年,河北省受氣象災害影響特點為:連陰雨天數明顯偏多;階段性干旱明顯;高溫、沙塵、大霧、雷暴、暴雨日數少于常年,但局部降水強度大,3個站點日最大降水量突破近30年以來歷史極值;大風、冰雹和強降溫寒潮天氣較常年明顯偏少。總體而言,2011年災情屬于“中等偏輕”年份。
措施與行動
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截至去年11月底,已有近800個“試點村莊”完成治理任務,試點村莊環境面貌有了明顯改善。積極推進生態示范創建工作,承德市被批準列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欒城縣等11個縣(市)被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鹿泉市鹿泉鎮等11個鄉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遷西縣巴家峪村等6個村獲“國家級生態村”稱號,60個村莊建成首批省級生態村,500多個鎮編制完成了環境規劃。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全省生物多樣性評估”調查和全省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情況調研檢查,組織申報省級自然保護區4處,晉級國家級保護區2處。
建設農業清潔工程示范村 為實現農村“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清潔,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目標,通過建立科學考核制度,整合資源,建立長效運行機制等措施,在示范村推廣了清潔生產技術,重點建設了生活污水凈化池、生活垃圾收集池、田間垃圾收集池、垃圾發酵池、集雨池、節水型生態廁所及鄉村物業管理站等設施,示范村在村容村貌改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鄉規民約建設等方面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截止目前,全省共建設完成省部及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88個,其中省級示范村15個,部級示范村73個,受益農戶近4萬戶,遍布全省11個地級市,其中邢臺、保定、石家莊等市呈現出連片集群的發展態勢。
發展畜禽清潔養殖 我省積極開展畜禽標準化規模場(區)建設,全面推行畜禽標準化生產。按照“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發展思路,加大了畜禽養殖場(區)標準化改造力度,有效改善畜禽生產的環境和條件,改進畜舍結構和生產設施,建設固體廢物和廢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推進干濕分離、雨污分流,從設施和工藝上盡可能減少污水濃度和排放量,推廣沼氣化處理技術,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處置、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到2011年末,創建部、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023個,其中部級158個。另外,以規模化養殖場(區)為重點,大力推行農牧結合生態養殖模式,推廣“畜—沼—果”,“畜—沼—糧”等生態循環養殖技術,為種植業提供大量優質有機肥,實現種養有機結合,進一步加大了對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力度。
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園林綠化 2010年設區市新增綠地3416.9公頃,完成植樹1343萬株,建成省級園林式單位151個、省級園林式小區 115個、省級園林式街道76條,新增游園134個、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縣城)29個。
城市市政建設 2010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5.8平方米,建成區道路網密度達到6公里/平方公里。按照“路面平整、排水暢通、路燈明亮、街容整齊”的標準,部署并開展城市支路背巷三年整治工作,2010年完成改造411條,2008-2010累計2109條,長度585公里,超額完成三年大變樣支路背巷整治任務。
城市環境衛生 2010年4月份,組織開展了“以明查暗訪、發現問題、督促整改”為主要方式的城市容貌綜合整治“鯰魚行動”,進行了四次巡查和兩次普查。活動開展以來,11個設區城市共清理衛生死角1511處,清除積存垃圾28.3萬噸,取締店外經營10883處,規范馬路市場91個,整治戶外廣告牌匾2976塊,整治交通標識1241個,拆除超期臨建1.75萬平方米,拆除實體圍墻1萬米,取締露天燒烤943處,整治線纜90.27千米,改造既有建筑108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