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水環境
水環境質量狀況
飲用水源地
貴陽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主要為:阿哈水庫(向南郊水廠供水)、南明河麥達河段(向中曹水廠供水)、南門河汪家大井段(向東郊水廠供水)、紅楓湖(向西郊水廠供水)、沙老河水庫(向北郊水廠供水)、百花湖(向白云水廠供水)、花溪水庫(向花溪水廠供水)、大龍井(向烏當區云錦水廠供水)。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水質總體良好。
主要河流
2011年,貴陽市地表水水質達標率為95.83%,城市主要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特征主要以生化需氧量為主的有機污染。
六廣河:六廣河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Ⅱ類標準。
南明河:南明河花溪斷面和普渡橋斷面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水功能區要求;新莊斷面生化需氧量超標率為16.67%,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水功能區要求。
主要湖泊與水庫
紅楓湖:紅楓湖水體水質總體良好,水質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為主。西郊水廠取水口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源地水質考核要求。
百花湖:百花湖水體水質總體良好,水質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為主。
阿哈水庫: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符合國家飲用水源地水質考核要求。
烏江水庫:除總磷外,其它指標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標準。
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2011年,貴陽市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4.43萬噸,氨氮排放量為0.52萬噸。
措施與行動
■ 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
2011年,我市按照《全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地表水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工作方案(暫行)》,對全市地表水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進行了評估,制定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組織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工作。
強力推進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取締和污染源整治。完成了1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界碑、界樁、警示牌和一級保護區圍欄的設置工作,關停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內30家污染源,對息烽縣紅馬水庫一級保護區內19戶村民實施了異地搬遷。
加大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完成了花溪水庫保護區內7000余米村寨截污管網工程;建成了阿哈水庫周邊長灘、大寨、平寨和金家山等人工濕地、金陽新區朱昌鎮農村生活污水濕地復合生態處理工程以及清鎮市后午片區污水收集輸送系統一期工程。
■ 排查環境隱患,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為確保我市“兩湖一庫”飲用水源的安全,我市環保部門及“兩湖一庫”管理局對兩湖一庫保護區及支流周邊有可能影響水源質量和安全的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流動污染源開展了清理排查專項行動,分5個組對兩湖一庫保護區及其支流周邊2公里范圍內的47個村寨、134家工業企業及三產業進行了詳細的清理排查。
■ 實施南明河清淤工程
2011年,我市開展了南明河新一輪清淤工程,采取人工、機械相結合的方式對南明河和市西河城區段實施清淤,累計出動挖掘機、轉載機、吊車、運輸車輛等機械設備2.4萬臺次、清淤人員4.8萬人次,共清淤河道44公里、116萬方。
■ 推進中心城區雨污分流
2011年,我市完成了市西河、貫城河、改茶大溝、虹橋大溝、團坡大溝、麻堤河大溝、春雷大溝、麻沖大溝和茶店大溝等9條雨污分流干線的建設改造,主城區排水主管道“雨污分流”工作初見成效,提高了中心城區污水收集量和處理率。
■ 實施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
按照《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我市完成了息烽縣污水處理廠、息烽縣垃圾填埋場、修文縣污水處理廠、清鎮市朱家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項目、貴州美豐化工有限公司廢水治理項目、貴州水晶有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廢水治理項目、電石渣資源綜合利用/乙炔廢水環保治理工程、開陽縣污水處理廠8個項目的建設,并通過了國家考核組的考核。
聲環境
聲環境質量狀況
2011年貴陽市中心城區區域環境噪聲為55.9分貝,道路交通噪聲為67.6分貝,聲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考核標準。
措施與行動
■ 交通噪聲污染綜合治理
為切實解決噪聲敏感建筑集中區域的高架路噪聲污染問題,結合我市協辦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對部分高架路實施了聲屏障安裝工作,共計完成聲屏障安裝1066米, 同時,新建成的南二環、西二環、北二環等道路路面采用瀝青材質鋪設,金陽新區六條道路、花溪區上水至桐木嶺主干道、清鎮市城區四條主干道等道路均實施了“白改黑”工程,有效吸收了車輛行駛的部分噪聲。
為消除大貨入城帶來的高污染、強噪聲、添堵造堵的狀況,采取“遠端分流、中端勸返、近端處罰”的辦法,在主城區周邊設置28個卡點,全面開展“禁貨”工作,嚴格將大貨控制在中心城區外,同時加強違法鳴號整治工作,2011年查處違法鳴號8萬多起,有效地減少了交通噪聲。
加強對城區公交禁鳴工作。強制拆除一環內公交車輛所有喇叭1200臺以及市區公交車輛高音喇叭。同時,以中心城區公交車輛、出租汽車為重點,大力開展從業人員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環保意識,促使其養成在城區“禁鳴”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