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審計署6管齊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審計已開始 -周五滬指午盤收于4162.97點 "全民炒股"言過其實 基民熱情不減 -奧運空氣質量將實現五省聯保 水利部急調長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將嚴懲高校"體制外"招生 民辦高校招生收費成監察重點 -外資正式進入中國鐵路運輸領域 中國鋼鐵并未沖擊國際市場 -國稅總局:可能重創股市 短期不征資本利得稅 不會取消利息稅  -"鑫諾三號"衛星上天 "長征"火箭完成百次發射 可發射飛船和衛星 -全國治理商業賄賂未達預期 專項工作延期 公務員處分條例實施 -中國即將公布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財政部調整商品進口關稅 美將對我銅版紙征最高99.65%反傾銷稅
爭霸金融中心愈演愈烈 京滬優惠政策比肩出臺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3 月 1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本報記者 洛濤

記者近日從北京金融街服務中心獲悉,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銀行和瑞士銀行等多家外資金融巨頭即將入駐北京金融街。這是《關于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實施細則》出臺以來,首批被吸引到金融街來的國際知名金融機構。

近年來,隨著北京促進金融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使北京金融業相關的優惠政策和發展環境與上海的差距正在急劇縮小。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北京與上海的距離拉平,必然打破目前兩個城市間現有的金融格局,兩地新一輪金融中心爭奪戰將更加激烈。

陸家嘴讓北京感受到了極大的危機

京滬金融中心之爭由來已久。2001年北京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30.2億元,在GDP中的比重達到15.3%,2002年達到485億元,占GDP15.5%。就在同時,不少金融機構的總部開始快速遷出北京,安居上海陸家嘴。

2003年5月19日,嘉實基金管理公司正式離開北京遷往上海,至此,曾經選擇北京的8家基金管理公司只剩下一家在京。業內人士對北京資本市場上的交易情況也開始擔憂起來。當時在北京由實業界人士控制的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0余家在北京實施運營。

北京黨政高層和金融機構深刻地感到,與國內其他金融發達地區相比,北京在加快金融業發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京金融企業的競爭力。

2005年2月7日,北京市發改委、財政局、地稅局和人事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這被視為北京市將建設金融中心、大力吸引金融機構入駐的明確信號。

“金融立市”:北京在戰略高地爭奪

2003年,北京市政府交給中國博士后特華科研工作站和北京特華財經研究所一項課題任務,這份《首都金融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提出了北京市應當確立“金融立市”的指導思想,確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戰略目標。

此時的上海,正面臨著金融業國際競爭力削弱的危機。資料顯示,上海金融業在2000年至2003年連續幾年出現了低速增長跡象。保險業增長貢獻率從1990年的14.8%,下降到1995年的3.7%,再上升到2000年的21.5%,又回落到2002年的0.3%。這使上海金融保險業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6.7%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10.1%,與“十五”計劃中提出的18%要求相去甚遠。

而北京卻風頭正勁。2005年,華夏證券和北京證券重組,北京銀行和華夏銀行都引進了外資金融巨頭作為第一大股東,并組建了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華夏基金和北國投的市屬國有股權也將逐步實現戰略性退出。

“不斷優化首都金融發展環境,積極支持金融機構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著力推動產權交易和風險資本市場發展。”這是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在2006年1月14日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后北京金融環境建設的總的指導方針。不難看出這位出身金融界市長的雄心壯志,就是要把北京建成全國的“金融中心”。

北京似乎不給對手以喘息的機會,接二連三地出臺優惠政策。2006年1月19日,北京市五個委局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實施細則》,《實施細則》的出臺意味著落戶北京的金融機構及相關人員可以獲得稅收減免、資金補助、購租房補貼、進京戶口、子女入學等多項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了。

政策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幾年前從北京“出走”的一些證券和基金公司紛紛開始打算將總部遷回北京。即將在北京金融街開業的加拿大皇家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陳林龍說,北京對金融產業的扶植政策很具體實在,特別是解決員工戶口和子女入學問題的政策很富有人情味。

去年以來,一些金融機構總部“回流”北京的現象開始頻繁起來。2005年有10家保險公司的總部注冊在北京,注冊總資本高達49億元。

“金融霸盤”爭奪愈演愈烈

上海作為中國對外開放度極高的國際大都市,向來把建立金融中心作為自己的目標。

早在1990年,經國務院批準,上海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上海浦東新區鼓勵外商投資減征、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工商統一稅的規定》。規定在浦東新區開辦的外資銀行、外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和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外國投資者投入的資本或分行由總行投入的營運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其營業所得按15%繳納企業所得稅,并從開始贏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二年和第三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此外,還對新設金融機構注冊、子女入學、升學,員工因公出入境等方面作了非常細致周到的安排。

目前,上海已形成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在內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已成為我國中外資金融機構的最大聚集地,上海作為全國金融中心的市場體系雛形已經形成。

在下一個五年規劃中,上海市政府堅持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優化金融投資環境,推進金融領域對外開放,逐步走向國際化;二是全面實施人才興“金”戰略,繼續做大上海金融市場規模。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自然甘居后。雖然北京在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中不再提“經濟中心”一說,但北京在角逐金融中心的競爭中一刻也沒停歇過。

在北京市出臺的《關于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有多項扶植金融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如對在京新設立或新遷入京的金融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根據注冊資本的多少,最高補助為1000萬元;對在京注冊的金融企業購買辦公用房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租用辦公用房的,實行三年租金補貼。該規定在金融街試點,由西城區政府負責執行。

據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霍學文介紹,截至2004年末,北京市的金融業法人單位共有677個,從業人員達15萬人;全市金融資產達到14.1萬億元,占當年全市總資產21.7萬億元的65.2%,占當年全國金融總資產32萬億元的44%。此外,2004年,北京金融業增加值達598.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4.0%,這在全國是最高的。金融產業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和支柱產業。

金融人士分析,隨著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的臨近,京滬“金融霸盤”爭奪戰將愈演愈烈。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六一"兒童節關注2000萬留守兒童:發展之路遭遇體制障礙
世界無煙日:中國超5億人健康受被動吸煙危害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