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開始深入中國腹地——他們正在深入脆弱的中國農村金融市場。
據悉, 澳新銀行收購上海農村商業銀行19.9%股權的事宜將于本月敲定,交易金額為5億美元。這是澳新銀行繼收購天津商業銀行20%的股權之后在中國的又一項收購計劃。
而另一家外資銀行——荷蘭合作銀行也正在就入股天津和遼寧的農村合作社一事進行緊張的談判。荷蘭合作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戴蕙表示,荷蘭合作銀行在中國的發展重點將是農村金融。
在中國的金融機構已經唾棄的農村金融市場,外資機構的腳步已經漸行漸進。
外資行謀略
據悉, 澳新銀行同上海農商行的股權交易談判已將近尾聲,澳新擬以5億美元的金額收購農商行19.9%或20%股權。這項計劃將在本月下旬澳新銀行的董事會上被最后敲定。
早在2003年4月,澳新就與上海農商行的前身——上海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簽署了戰略性銀行間合作意向書,雙方建立了高層信息溝通機制、客戶代理機制、人才培訓交流,并根據協議,澳新銀行擁有優先入股權。
上海農商行是在1家市聯社、14家區縣聯社、219家信用社的基礎上,整體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在滬上擁有330個營業網點。截至去年8月,該行總資產約1160億元,各項存款余額達96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565億元。
無獨有偶,去年荷蘭合作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同出資參股杭州聯合銀行,總出資額為2.6億元人民幣,兩家公司分別占杭州聯合銀行10%和5%的股份。
戴蕙表示,“荷蘭合作銀行并不是被動的等待中國的農村金融機構來滿足我們的收購標準,而是幫助中國的農村建立完備的銀行體系和經濟規模。”
荷蘭合作銀行的具體計劃就是先參股省一級的農村合作銀行, 使其具備規模效益,首選地區為經濟相對發達,具有一定人力資源基礎的省份;然后再把成功的經驗擴大到中國更多地區。
合作銀行的模式
而外資金融機構看好的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一直被認為是“難啃”的骨頭。
根據央行調查,中國農村很多農信社的不良貸款在50%左右,有些農信社的不良貸款甚至達到80%以上。由于中國農戶的貸款需求分散,單一貸款需求少,所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不愿意在農村投入太多的成本。而這恰恰給了外資銀行更多的機會。
“做一個農戶的貸款需要我們幾個人力去跟蹤,甚至有些程序性的東西,我們都要反復的講解才能明白;而且一個農戶的貸款需求比較少。我們大銀行做農村金融是很花成本的,就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溫州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內部人士曾告訴記者。
雖然農村金融確實零散而且單筆利潤微薄,但是在國外卻具有廣泛的市場。 據悉,亞洲開發銀行在非常貧困的貴州地區,農戶養幾頭豬、養一群羊,回報率都能夠達到50%以上; 河南農村農戶的貸款回報率高達40%以上。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農村并不是沒有投資機會或是回報率低于城市。
目前, 荷蘭合作銀行已經派駐有經驗的員工在杭州聯合銀行工作,提供技術援助,與當地政府積極合作,就信用合作的專業化和結構化等方面給予指導意見。
實際上,目前中國農村金融所建立的合作制和荷蘭合作銀行一直以來奉行的合作制有很多相似之處。
荷蘭合作銀行集團有一家中央合作銀行,負責控制和服務并受荷蘭中央銀行的委托,對成員行行使監管職能,代表成員行利益,與政府對話。其服務功能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新產品開發、復雜產品設計、信息技術系統、結算等。中央行所提供的服務,按照市場價格向成員行收取費用。
“荷蘭合作銀行的模式非常成功,中央行和成員行的模式使得大家都能夠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很像目前的信用聯社和信用社的模式,但是所不同的是,我們省級的信用聯社受到太多的行政干擾。”杭州聯合銀行內部人士稱。 (記者 劉兆瓊 來源:《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