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智慧城市
原文: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
來頭: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 這一理念,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2014年4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時表示,要在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合作框架下,做好雙方綠色智慧城市合作試點對接。
16、“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
原文: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
來頭:這個概念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球首發。報告提出,在西部地區開工建設一批綜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態、民生等重大項目,落實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網絡等建設,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支持力度,完善差別化的區域發展政策。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有序開工黃金水道治理、沿江碼頭口岸等重大項目,構筑綜合立體大通道,建設產業轉移示范區,引導產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
17、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
原文:制定實施城市群規劃,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
來頭:“沈撫同城化”是我們查找到的最早“同城化”戰略。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提出并推進依托區位和產業緊密相聯的獨特優勢,有步驟地推動沈陽與撫順同城化發展,不斷增強中心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所謂同城化,是指一個城市與另一個或幾個相鄰的城市,在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能夠融為一體的發展條件,以相互融合、互動互利,促進共同發展;以存量資源,帶動增量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以優勢互補,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和諧宜居城市。“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體化”,也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形成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板塊經濟。“同城化”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發展的新形式。
18、“中國制造2025”
原文: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來頭:“中國制造2025”正處于最后研究討論階段,具體內容尚未公布。所以這個概念也是政府工作報告全球首發。可以透露的是,規劃將借鑒德國版工業4.0計劃,圍繞在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力爭在2025年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制造2025”是一部“接地氣”的規劃,立足于中國制造業的具體實際,研究的是中國制造業的具體問題。
19、“互聯網+”行動計劃
原文: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監看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來頭:“互聯網+”行動計劃,除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別無他出。從李克強總理一直以來有關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中,我們可以讀出其中的淵源和來頭。“互聯網+”模式,其中的“+”指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旨在促進互聯網與各產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充分對接。目前,互聯網已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20.眾創空間
原文: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增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辦好國家高新區,發揮集聚創新要素的領頭羊作用。
來頭:李克強總理1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為創業創新搭建新平臺,首次提出“眾創空間”概念。順應網絡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對于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帶動擴大就業,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會議確定了一系列支持“眾創空間”發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