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發布時間: 2015-05-06 08:56:5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新華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生態文明 生態道德 生態功能區 生態保護 生態文化 過剩行業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2015年4月25日)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抉擇,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動員全黨、全社會積極行動、深入持久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推進,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重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在資源開發與節約中,把節約放在優先位置,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與發展中,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建設與修復中,以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

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建立在資源得到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受到嚴格保護的基礎上,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

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創新,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既立足當前,著力解決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約性強、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攻堅戰;又著眼長遠,加強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相結合,持之以恒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經濟、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發展,陸海空間開發強度、城市空間規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鄉結構和空間布局明顯優化。

——資源利用更加高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資源產出率大幅提高,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減少,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濕地面積不低于8億畝,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35%,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國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確立。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關鍵制度建設取得決定性成果。

1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