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金慧東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世界各國的發展潮流。中國也面臨著日益嚴峻資源環境和碳排放約束,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什么是綠色低碳發展?中國政府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視程度如何?綠色低碳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什么?對此,記者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進行了專訪。
記者:康主任,您好!現在大家都在談綠色低碳,那么什么是綠色低碳發展呢?
康艷兵:我談談個人對綠色低碳發展概念的理解。當前社會上各種關于“發展”的詞最少有20多種說法,歸根到底基本上都可以用“可持續發展”來概括。
目前,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流行說法。因為人類社會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了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的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低碳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應運而生。在日益稀缺的碳排放空間約束下,人類社會正在積極尋求低碳發展道路,從而實現更大、更好、更可持續的發展,用更低的碳排放代價支撐經濟社會更好地發展。同時,因為發達國家的區域環境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所以國外更多用低碳發展表征可持續發展問題。
在中國,大氣污染等區域環境問題尚未解決,同時還要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個全球環境問題,所以用綠色低碳發展更為合理。近些年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和新要求中,明確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基本路徑。其關系是什么?我們也做了相關研究。我個人認為,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都是廣義的綠色發展,即可持續發展。三個詞同時提,則低碳發展重點解決能源流問題,即能源的高效利用與清潔利用問題,因為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90%以上,所以低碳發展核心是能源問題,即用更少的、更清潔低碳的能源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循環發展則是重點解決物質流問題,即資源循環利用、綜合利用;綠色發展則是指區域環境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和生態建設,即環境保護問題。而某種程度上講,資源循環利用也可視為低碳發展的一部分內容。縱觀全球的形勢,結合中國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我個人認為,低碳發展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個指標,這不僅僅是因為低碳發展是個國際通用語言,而且對于中國來說,抓好低碳發展指標,就可以協同推進節能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這兩個能源問題的核心內容,還可以協同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在抓好低碳發展這個源頭指標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把環境末端治理和生態建設問題抓好,就可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在資源環境約束下的可持續發展。
記者:中國正在面臨著嚴重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綠色低碳發展正在成為中國新的發展模式,那么中國政府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視程度如何呢?
康艷兵: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的同時,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也導致中國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過去10多年來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量和碳排放增量分別占全球的50%和60%以上。當前,中國消費的煤炭超過全球總量的50%,60%的石油需要從國外進口,人均能源碳排放已增長到6噸以上,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同時,區域環境污染加劇,特別是近些年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都遭受了嚴重的霧霾污染,對生產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響。這些現象表明,我們以往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需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而從全球來看,在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發展是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新形態、新模式、新潮流,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搶占新一輪戰略制高點的重要著力點。所以,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是在資源環境約束下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更是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政治名片。
中國政府對走綠色低碳發展高度重視,并且根據我們的國情特點、發展階段和國際責任,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做出了很大努力。低碳發展方面,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前夕,中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比2005年降低40%-45%;2011年,首次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到“十二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期間低碳發展的各項任務,標志著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14年11月APEC會議期間,中美雙方發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政府承諾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力爭提早達峰,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2015年,中國政府發布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不僅明確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標和實現路徑,同時也提出了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低碳發展目標。在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治理方面,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行動,特別是針對近年來的霧霾問題,2013年國務院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從2015年中國開始實施新修訂的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而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也紛紛制定了相應的行動方案。此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又把資源環境問題進一步上升到了生態文明的新高度。這些政策行動充分反映了中國政府對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記者:您向我們梳理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概念,以及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系列舉措,在您看來,中國低碳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什么呢?
康艷兵:關于推動實現低碳發展的思路,我個人認為可以歸納為“一個目標、兩個方向、三條路徑”。
一個目標是發展。實現低碳發展,要圍繞一個關鍵目標,即發展。低碳發展,不是限制發展,而是在日益稀缺的碳排放空間客觀外部約束下去尋求實現更大、更好、更可持續的發展。關于發展的相關研究很多,我認為“發展”的核心思想應該是人類社會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質量和水平,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產業經濟活動則是重要的支撐。因此,低碳發展中的“發展”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經濟的發展,目前通常采用“GDP”指標來表示經濟發展水平;二是社會發展,即社會公眾應該享受到舒適的服務需求,擁有舒適健康的工作、生活和消費環境。關于社會發展的指標有很多,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標能夠完全反映社會發展的全部內涵。中國政府已經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應該是為了實現這個發展目標。
兩個方向是“低碳+發展”。發展是根本目標,但是要“低碳”地“發展”,即要尋求以更少的資源環境和碳排放代價實現更好的發展,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前面已經講了關于低碳發展的理念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