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一帶一路”:偉大構想撐起大格局 實現新跨越

發布時間: 2016-09-05 16:13:24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曾偉 李警銳 洪蔚琳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一帶一路,絲綢之路,銅精粉,新亞歐大陸橋,新跨越,連云港,中亞

(原題:“一帶一路”三年特稿:偉大構想撐起大格局 實現新跨越)

9月的連云港港口,廟嶺碼頭附近鐵道線旁,中哈物流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拆裝箱作業。從連云港發往中亞的班列每天一班,100個集裝箱,已經成為中亞—東亞間精品線路。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導“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會后,在中哈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連云港市政府與哈薩克斯坦國有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哈國際物流合作項目協議,此項目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的首個實體平臺。從此,“一帶一路”的構想橫空出世,“一帶一路”的理念惠及萬邦。連云港,也因為有中哈物流基地這樣的項目而生機煥發。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王曄攝

“一帶一路”的合作藍圖從提出到建設已歷三載春秋。三載苦心孤詣、三載扎實推進,“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了一項充滿中國智慧的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

在今年8月17日召開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結了“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的當前成果: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度積極,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逐步落地。“‘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

2000多年前,古老的絲綢之路把中國和世界聯系在一起。如今,已初步完成規劃和布局,正在向深耕細作、持久發展階段邁進的“一帶一路”建設已實現新的發展跨越。

大道通衢聯八方

“五通”大平臺促進區域高效合作

2016年6月,寧波會展中心熱鬧非凡。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上,當地市民足不出戶,就能輕松購買到來自中東歐16個國家的眾多商品,而這正是貿易暢通為廣大人民群眾釋放的實際“紅利”。而貿易暢通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成果之一。

復興絲綢之路,旨在重啟、強化其聯通作用,搭建起一座地區間便捷溝通的橋梁。

在2015年3月28日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與民心相通構成了合作的主要內容。促進區域高效合作與資源流動配置,“五通”是關鍵。

三年規劃布局,全面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資源共享,共同繁榮的發展之路。

政策溝通是國家間務實合作的基礎與重要保障。習近平在論述絲路經濟帶合作“五通”模式時,將“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的政策溝通列在首位。自2013年9月“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提出至今,中國已經與以中亞為主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建立了不同層次的政策溝通,如上合組織框架、亞歐大陸橋協商機制、“歐亞經濟論壇”等對話形式。與沿線各國達成的廣泛共識,構成了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主要基礎。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初期的重點。“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在“一帶一路”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先導性作用。中老鐵路、印尼雅萬高鐵,地理上的障礙在不斷被打破;高速公路、高鐵列車、港口輪船、跨境光纜,互聯互通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貿易暢通成為打開彼此市場的“金鑰匙”,資金融通為金融合作“注活水”。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投資貿易日益便利化,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規模日益擴大。2015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開展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共計150億美元。與此同時,金融支撐機制開始發揮作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今年初開業運營,絲路基金首批投資項目正式啟動。金融合作正在迅速展開,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016年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在古老的盧克索神廟廣場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慶祝活動暨2016中埃文化年開幕式。新華社記者張鐸 攝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主席和埃及總統塞西在古老的盧克索神廟廣場共同見證2016中埃文化年拉開序幕。夜幕下的盧克索神廟熠熠生輝,舞臺上的中國紅燈籠與埃及金字塔形象相映成趣,中埃文明在這一刻完美相融。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中,習近平曾強調,“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擴大留學生規模、簡化旅游簽證、聯合拍攝影視作品、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豐富多元的人文交流是“絲綢之路”重要的組成部分。各民族文明的對話與交融,構成了別具特色的“絲路精神”,形成了五色交輝、八音合奏的當代文明交流盛況。

達則兼濟天下

合作為沿線帶來“如太陽般的光澤”

就像《人民日報》文章所說,千百年來,商貿之路的變遷,在廣袤歐亞大陸上影響著不同地區和國度的興衰。曾經,古絲綢之路和琥珀之路在中東歐土地上交匯,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融激蕩,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如太陽般的光澤”。

在今年8月17日召開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要聚焦構建互利合作網絡、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引進來、走出去”,傳統的國際合作并不罕見,而“一帶一路”的促進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貴在其“新”。

2016年8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三年深耕細作,持久發展,“一帶一路”也帶來沿線地區和國家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的新跨越。

“一帶一路”倡議包含著全新的合作機遇。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在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作主旨發言時強調:“中國堅持與鄰為善、與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洲國家。”

“唇齒相依”,“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為發展目標,充分體現天下大同等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而這一價值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靈魂所在。從依靠外部資源帶動發展,到主動利用自己的發展紅利與合作伙伴共享成果,這一重要變化表明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也集中體現著新的國際義利觀。中國追求的,正是這種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內涵。

創新合作方式,“一帶一路”倡議搭建起多元化的合作平臺。在內蒙古,滿洲里火車站停滿了裝載著俄羅斯進口木材的列車;二連浩特鐵路貨場上,龍門吊裝卸著從蒙古國進口的銅精粉。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構成了戰略合作最為重要的平臺。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合作平臺打響的頭一炮,習近平2015年4月訪問巴基斯坦時,雙方確定了以經濟走廊建設為中心,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合作為重要領域的“1+4”合作框架。“在巴基斯坦,每個地區都會舉起手說,我也想讓這條路穿過我們的區域。”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認為,這正是因為看到了“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應。

在今年7月的上合組織塔什干峰會上,中俄蒙三方元首舉行第三次會晤,共同簽署了《建設中俄蒙經濟走廊規劃綱要》。中俄蒙經濟走廊是是三國發展戰略有機對接的結晶,更是“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理念的生動體現。三國以走廊為依托,將有助于形成經濟帶式的輻射效應,提升區域合作水平,培育東北亞廣大區域新的經濟增長極。

互通互鑒聚共識

四大理念照亮“絲路精神”熠熠生輝

時至今日,“一帶一路”走下藍圖,進入務實合作、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7月26日上午,雨后初霽,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高朋滿座,來自全球101個國家的212家主流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出席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16“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習近平專門發來賀信,強調“絲綢之路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

習近平的“四大絲綢之路”理念系統闡述了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發展方式,與國內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形成對現實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絲路精神”。

三年務實合作,交流互鑒,“一帶一路”再次凝聚起高度的共識和理念的共振。

綠色絲路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道。“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的嶄新名片,“綠色絲綢之路”彰顯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與生態全球治理中的大國擔當。早在2013年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就曾提出“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河北鋼鐵收購塞爾維亞鋼鐵廠,利用河鋼的綠色制造技術,對塞爾維亞鋼廠三廢進行綜合利用,在成功扭虧的同時為當地創造了一個人、鋼鐵、環境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圈,這正是中國倡導綠色絲路的最佳例證。

健康絲路旨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衛生計生領域的務實合作,帶動我國及沿線國家衛生事業發展。自古以來,絲綢之路也是一條中西方醫學交流、醫藥貿易的通道。而如今,來自蘇州,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吳門中醫正通過訪問交流、教育培訓等方式加快“走出去”,在羅馬尼亞的圖爾恰省成立了一所兩地合作建立的中醫診療中心。倡導健康絲綢之路,正是要吸取歷史之精華,打破當前醫學所面臨的地域障礙,推進國際平臺上的醫學交流與合作。

智力絲路倡導智庫先行。今年6月20日,習近平在華沙出席絲路國際論壇暨中波地方與經貿合作論壇開幕式的講話中強調,“智力先行,強化智庫的支撐引領作用。”在隨后的烏茲別克斯坦之行中,他進一步倡議建立大數據交流平臺,共同打造“一帶一路”智庫合作網絡。作為新生概念,“一帶一路”的合作模式需要大量研究與探索,在增加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與理解上,也需要智庫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2016年6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波蘭總統杜達在華沙共同出席絲路國際論壇暨中波地方與經貿合作論壇開幕式。習近平發表題為《攜手同心 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饒愛民 攝

和平絲路彰顯著“一帶一路”的共同追求。和平絲綢之路,意味著絲路建設必須在和平的環境下進行,另一方面,“一帶一路”也將為維護地區和平貢獻力量。德國國際政治和經濟智庫席勒研究所創始人黑爾佳·策普·拉魯什女士曾表示,“當今世界需要建立一個經濟發展平臺,一個符合全人類文明共同利益的平臺。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絲綢之路是當今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創舉。”以仁為核,以和為貴。和平絲綢之路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筑和平世界的共同夢想。

“四大絲綢之路”理念結合“一帶一路”必將綻放新光彩。從長安古都到歐洲大陸,從泉州港口跨過汪洋大海,東西方文明曾經在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融激蕩。如今,習近平提出的“四大絲綢之路”理念為“一帶一路”注入新的動力,正在開啟地區合作、互聯互通、共同繁榮的新航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