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煤電行業在裝備升級、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較大提升。截至2016年底,我國煤電裝機為9.43億千瓦,占裝機總量的57%,煤電發電量約3.9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65%。顯而易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煤電仍將是我國主體能源。
當前煤電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
在我國煤電行業取得跨越式發展的同時,當前我國煤電企業也面臨著嚴峻的問題和風險。一是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富余,煤電利用小時數大幅下滑,預計2017年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將降至4000小時左右,再創新低。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全國電力消費增速放緩,然而在慣性作用下的煤電裝機總量仍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同時防范和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不斷加劇;二是前期規劃失衡和當前化解產能過剩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由于前段時間規劃和核準在建項目規模超出需求預期,導致電力供應嚴重過剩;對于日前出臺的停建緩建政策,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推進實施,將給行業和企業帶來較大安全隱患。三是近一年來煤炭價格保持持續高位,導致煤電企業發電成本大幅增加,煤電企業虧損面和負債率不斷加大。據統計,2017年一季度,我國五大電力集團煤電板塊整體虧損27億元,虧損面41.4%,負債率81.9%。
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對能源的需求增幅放緩以及能源結構的深度調整,最終將壓力傳遞到能源建設企業特別是煤電建設企業,電建企業的生存狀態每況愈下,市場競爭十分殘酷。具體表現為:一是如前所述建設方發電企業盈利空間不斷壓縮,電建市場逐漸萎縮;二是國家出臺一系列壓減已納入規劃、核準和在建的煤電項目等調控措施,導致一些項目停產乃至取消,造成相當大的經濟損失;三是大浪淘沙之下電建市場“馬太效應”明顯加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兩極分化趨勢加大,中小型電建企業舉步維艱,淘汰出局在所難免。
清潔高效是中國煤電企業走出去共同選擇
在煤電主業和電建行業面臨如此嚴峻的形勢之下,“一帶一路”倡議為煤電企業帶來難得機遇,為電力建設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施展舞臺,在國內煤電項目面臨嚴重過剩、停建緩建乃至淘汰的壓力下,煤電企業已經做好了了準備,一些項目已經初戰告捷,更多企業已整裝待發。
中國煤電項目進軍海外,不會把落后產能帶給“一帶一路”國家,只會帶去最先進的技術,大容量清潔高效的機組為當地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華能是世界上電力裝機規模最大的能源企業。2017年7月3日,華能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兩臺機組全面投產運營,預計年發電量達90億千瓦,成為中巴經濟走廊最大的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機組。中國華電在印尼、俄羅斯、柬埔寨、越南等十余個“一帶一路”國家開展了能源合作,包括印尼巴淡燃煤電站、巴厘島燃煤電站等在運項目、越南沿海二期燃煤電站等在建項目,還有印尼玻雅燃煤電站等待建項目,形成了在建一批、開發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局面。國家電投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南非、土耳其、巴西、保加利亞等國家為重點開發核電業務,以緬甸、智利、巴西以及歐美發達國家為重點開發水電和新能源業務,以巴基斯坦、土耳其、越南、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為重點開發高效清潔火電業務。中國大唐緊密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能源項目建設,打響了“中國大唐制造”的品牌。世界最大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神華集團在“一帶一路”上的核心是打造神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清潔能源戰略品牌。神華集團國華印尼南蘇電廠創造了多項印尼電力建設的新紀錄。神華爪哇7號項目一期工程建設2×105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是印尼目前單機容量最大的機組,也是中國企業目前“走出去”出口海外單機容量最大的機組。中國國電集團在加拿大建成10萬千瓦風電場,是國有電力企業在海外首個自主投資、建設、運營的風電項目;在建南非24.45萬千瓦風電項目,實現了風電運營和風機制造產業攜手“走出去”;在中東歐、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風電前期工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煤電企業走出去成為大勢所趨。煤電企業要抓住新一輪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作者:張立寬 資深媒體人,能源觀察員,中國煤炭交易數據中心首席分析師、首席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