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結構現代化的系統分析的分析變量
選擇分析變量的原則
由于產業結構現代化的研究對象非常復雜,一項研究不可能對它的所有方面和全部過程進行分析。比較合理和有效的方法是選擇有限的關鍵變量進行分析。分析變量的選擇,需要考慮三個因素:具有學術或政策意義,便于國際比較和分析,可以獲得連續數據或資料。
分析變量的性質
產業結構現代化研究的分析變量,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標、共性和個性指標(表1-14)。定量指標,多數可以通過統計資料獲得數據;沒有統計數據的定量指標(新現象),需要專題研究。一般而言,制度和觀念變化是定性指標,可以定性分析,缺少統計數據。有些時候,定性指標可以通過社會調查,轉換成相應的定量指標。共性指標是反映產業結構現代化的共性、普遍特征和要求的指標,如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和產業就業人員占就業總數的比例等,多數為定量指標。個性指標是反映產業結構現代化的個性、特殊性和多樣性的指標,多數為定性指標,如產業政策等。
一般而言,人均指標、結構指標、效率指標和共性指標,可以用于產業結構現代化的定量評價;總量指標、增長率指標、定性指標和個性指標,可以用于產業結構現代化的特征分析。
分析變量的類型
產業結構現代化研究的分析變量,根據長期趨勢和變化特點的不同,可大致分為八種類型。
① 上升變量:有些變量隨時間而上升,其數值會發生短期波動。
② 下降變量:有些變量隨時間而下降,其數值會發生短期波動。
③ 轉折變量:有些變量經歷上升和下降(或者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
④ 波動變量:有些變量長期在一定范圍內波動,運動沒有明顯的方向性,趨勢很平緩。
⑤ 隨機變量:有些變量的變化是隨機的,趨勢不明顯。
⑥ 地域變量:有些變量的變化趨勢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和多種形式,沒有統一趨勢。
⑦ 穩定變量:有些變量的變化幅度非常小,或幾乎沒有明顯變化。
⑧ 飽和變量:在上升或下降變量中,有些變量的數值已經飽和或接近飽和,數值不再發生變化或變化不大。
一般而言,上升和下降變量可以用于現代化評價,轉折變量和波動變量用于政策分析。
本期報告選擇12類358個指標作為產業結構現代化研究的分析變量(表1-15)。
“產業水平”指產業發展的人均水平,包括人均增加值水平、人均總產值水平和人均需求水平等。
人均需求是一種估計值,人均需求≈人均供給=人均總產值+人均凈進口;這是基于一般均衡假設的估計,但沒有考慮庫存變化和過程損耗。
凈利潤率=凈利潤/總產值╳100%
增加值率=增加值/總產值╳100%
創新密度=科技投入/增加值╳100%
環境壓力=能源消費/增加值
《中國現代化報告》通常以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值代表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本報告分析的部分統計指標,缺少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值。從操作角度考慮,我們“虛擬”一個發達國家,假設它的發展水平為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算術平均值。
《報告》研究的定量數據,集中采集于2017年7月,主要來自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網絡數據庫、OECD產業結構和投入產出數據庫等。需要說明的是,不同來源的數據存在一定差異,需要謹慎對待;我們將注明數據來源,以便讀者比較分析。
據悉,《中國現代化報告2018:產業現代化結構研究》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和他的團隊完成的第17份年度報告,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