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緩中趨穩” 結構優化有亮點

發布時間:2020-01-19 09:54:18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張茉楠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經濟,中國,增長,全球,貿易

作者: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GDP同比增長6.1%,總量逼近100萬億元。雖然中美貿易摩擦相關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但貿易摩擦在拖累經濟增速的同時,反而打開了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更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

中國面臨內外復雜的嚴峻形勢。從外部形勢看,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蔓延,地緣政治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包括IMF、世界銀行、世貿組織在內的多家權威國際機構紛紛調降了2019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根據IMF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陷入了同步放緩的境地,經濟增長率再次被下調降至3%,這也是自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是自2017年全球同步回升時期經濟增長率達到3.8%以來的一次嚴重倒退。經濟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貿易壁壘不斷增加導致全球經濟景氣放緩從制造業進一步傳導到服務業,成為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

從內部形勢看,近些年中國加大經濟轉型的力度。由于在轉型過程中,新增長動力的培育通常要慢于舊增長動力的退出,這決定了經濟底部徘徊可能會延續較長一段時間,特別是疊加中美貿易局勢,外向型部門和工業部門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宏觀經濟仍然面臨總需求回落的壓力。統計數據顯示,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經濟增速“緩中趨穩”,結構優化也呈現出以下特點。

從外貿結構來看,出口貿易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出口仍面臨較大壓力。但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8.61萬億元,增長5.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9%,較2018年提升1.2個百分點,顯著好于整體。而加工貿易進出口7.95萬億元,下降5.1%,占25.2%,降幅顯著大于整體。由于關稅導致出口企業承受更高的成本,加之加工貿易本身利潤率較低,因此很多企業傾向于減少加工貿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貿易結構的轉型。除此之外,我國提升跨境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指標全球排名,在2018年提升32位的基礎上,再次提升9位,升至全球第56位。

從產業投資結構看,高新技術產業成為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增速比高位大幅放緩。從趨勢看,2016-2019年,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增速呈現較大幅度下滑趨勢。然而,相比之下,計算機通信設備、儀器儀表、通用設備等投資增速加快。自2015年有數據以來,高技術制造業的投資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2019年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6%,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2個百分點。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鏈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從消費結構看,服務消費不斷釋放增長潛力

當前,服務消費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我國自2012年制造業與服務業產值占比持平后,2015年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首次超過50%,依照國際公認定義,我國已進入服務經濟時期。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凸顯,居民服務消費增速快于商品消費增速,目前,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務消費已占消費總支出的“半壁江山”,凸顯了消費升級加快的趨勢,服務消費在最終居民消費中占比基本達到五成。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513元,增長12.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1.7%;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902元,增長12.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8%;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524元,增長9.7%,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顯示出服務性消費將有望釋放出極大的增長潛力。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短期的宏觀調控可以減少經濟波幅,特別是在“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以及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工具和大規模減稅降費刺激下,中國經濟增速尚穩定在合理目標區間。但應對中長期經濟下行壓力,破解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續的難題首要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根本還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開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全球主要經濟體發展演變的規律看,成熟經濟體經濟增速下行是一個必然趨勢,高速增長不可持續。以出口部門為例,2019年我國仍有望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但增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出口目前已到2.5萬億美元的年規模,從占全球比重來看,2014年之后一直保持在13%左右,制造業增加值也已經占到全球25%以上,進入一個相對穩態,這也意味著中國將告別高速增長期,進入追求高質量貿易發展時期。

當前,對中國而言影響經濟潛在增長率的要素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長期人口結構變化趨勢使勞動力成本優勢弱化的背景下,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重大科技創新與資本形成,提高關鍵要素的生產率尤為迫切。

從資本總存量、人均資本存量維度來看,中國仍落后于發達國家,資本積累仍有空間,仍需要通過投資提升資本存量,創新是必由之路。以往的一些宏觀政策主要偏重于“硬投資(基礎設施投資)”,而忽略了“軟投資(技術創新和研發投資)”,但近兩年不斷加大對“軟投資”和創新支持的力度。

邁向高質量發展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開放就是中國最大的改革”,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所以,如何適應全球新一輪規則變化已經成為中國當前及未來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的經濟新體制,都是引領中國未來開放的路徑選擇。未來中國唯有全面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