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我國牽頭組織全球遷徙鳥類及其棲息地監測和保護的建議
基于全球鳥類物聯網建設,將鳥類學和生態環境研究結合,提供全球鳥類及其棲息地監測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
我國有豐富的生態系統類型,支持了舉世矚目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具有吸引“百鳥來朝”的地理優勢,有引領亞洲遷徙鳥類監測和研究的經驗,有研制和生產鳥類遙測設備的完整產業鏈。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加強現有亞洲鳥類監測網絡的國際合作,并牽頭建設全球鳥類物聯網。目前,具備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中的追蹤器重量在?10?g?左右,導致鳥類監測局限在大中型物種。建設基于低軌衛星的全球鳥類物聯網,不僅可以降低追蹤器的重量,還可滿足在全球實時和智能化監測鳥類及其棲息地的需求,為鳥類運動模式和全球生態過程的耦合機制研究、遷徙鳥類保護關鍵區識別和國家航空安全提供技術支撐。此外,還可為探索?Science?提出的“125?個科學問題”中的“遷徙動物如何知道它們要去哪里”這一重要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從而推動運動生態學的發展。
利用水鳥生存狀況作為濕地質量的重要指標,確保流域綜合管理的成效
水鳥和人類都依賴濕地生存。目前,我國的濕地喪失和退化嚴重,需要制定戰略性的流域綜合管理規劃。在我國的大河流域,應保護已有的濕地、修復退化的濕地并重建消失的濕地。在恢復濕地面積的同時,注重修復濕地的功能,包括防洪、凈水、補充地下水和支持生物多樣性等。可參考《濕地公約》的標準,將水鳥數量達到某一閾值作為濕地修復的重要標志。在保護水鳥多樣性的同時,確保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得以修復。
我國是亞洲鳥類遷徙的必經之地,需要建設南—北和東—西交互的濕地網絡以支持水鳥的生存。目前,我國已經在雄安新區的白洋淀開展流域綜合管理,保護濕地生態空間,恢復濕地功能,并計劃重新引入消失的鳥類,這將為遷徙鳥類增加了重要的停歇地和繁殖地。同時,在長江中下游的龍感湖、沉湖、黃蓋湖和武昌湖等已成功開展了濕地保護和修復工作,水鳥數量已有顯著增加。在此基礎上,需要科學理解長江及其濕地的生態過程,以及支持生物多樣性和高生產力的機制。進一步開展長江流域綜合管理,并加強自然保護區網絡建設,以提高長江中下游濕地對越冬水鳥的承載力。如果我們在受威脅最嚴重的濕地生態系統取得成功,將給亞洲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和信心,并有可能逆轉世界遷徙鳥類下降的趨勢。
以遷徙水鳥為紐帶連接亞洲的濕地,共同制定亞洲淡水生態系統監測和保護規劃
水鳥是國際公認的濕地質量的指示生物。水鳥多,則濕地質量高;濕地質量高,則會吸引更多的水鳥。而在我國,由于自然環境、國土資源、生產和生活方式等原因,我國領域內停留的水鳥主要依賴自然生態系統生存,水鳥數量可直接反映我國的濕地現狀。因此,保護水鳥無小事,每個舉動都是在深度保護自然環境,尤其是保護對人類有重大意義的濕地和珍貴的淡水資源。
長期以來,某些西方國家每每以環保為借口攻擊我國,企圖從所謂的大義名分上遏制中國這個后起工業國的發展。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萍脊ぷ髡咭矐獮閲隽?,在科學研究和環境保護上做好本職工作,并從專業角度發出科學的和正義的聲音。
鳥類保護,尤其是水鳥保護狀況正可能成為重要的專業證據。用一系列科學事實充分證明,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堅定不移地踐行著綠色發展之路,為攜手創造世界生態文明的美好未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重大貢獻,負起了新時代的大國責任。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落地實施,而農業農村部也在同年啟動了《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這些都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黨和國家保護長江水體和生態環境的決心讓我們振奮;從科學角度考慮,如果能夠更有效地落實長江大保護,永久停建長江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包括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和贛撫尾閭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切實保護好依賴夏榮冬枯水文變化過程的長江中下游濕地生物,則對長江生態的保護措施將更加全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國際上,我國可基于全球動物物聯網,將鳥類及其棲息地保護和區域經濟、生態規劃結合,協助亞洲國家制定淡水生態系統及其水鳥監測和保護規劃,維護“地球生命共同體”。基于對亞洲遷徙水鳥及其所利用濕地的共同保護行動,在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家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建議我國與?RCEP?成員國家商討大河流域泛洪平原的保護規劃,將發展區域經濟、預防洪澇災害、確保水資源安全和保護鳥類有機聯系在一起。促使亞洲各國共同開展水鳥及其濕地的監測和保護工作,保護地球上最珍貴的淡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這既是弘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也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實踐。
(作者:曹壘,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孟凡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趙青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吨袊茖W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