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基礎研究持續快速發展,整體水平大幅提升
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出臺《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對新時期加強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作出系統部署。通過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科技計劃,優化整合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組建國家實驗室等戰略舉措,不斷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基礎研究經費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幅達14.6%,2021年達1696億元,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例連續3年超過6%。科技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高校院所擴大科研自主權、科技評價激勵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舉措發布實施,為基礎研究發展破除了體制機制障礙,釋放了創新創造活力。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進入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學科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得到更多傾斜支持,農業、能源、資源環境、海洋、信息、制造、材料、工程、醫學等應用學科建設穩步推進,量子、認知、納米、空間等新興學科得到高度重視并快速發展,多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日益活躍。2021年,我國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數學、物理學等14個學科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二,成為高質量科學成果的主要貢獻國。
重大原創成果競相涌現。在若干基礎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非常規新型手性費米子;發射國際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并率先實現星地間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和“祖沖之號”成功問世;首次實現原子級石墨烯可控折疊,提出納米限域催化新概念;研制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芯片,首次實現人工合成淀粉,靈長類動物早期胚胎發育機制取得新突破等。
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在信息、材料、能源、制造等領域取得高性能碳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集成電路、共格納米析出強化的新一代超高強鋼、先進重型燃氣輪機制造等重要成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提供科學支撐。圍繞農業、健康、環境等領域,在水稻功能基因組篩查、埃博拉及新冠等病毒致病分子機制和傳播機理、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特征和來源成因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貢獻。
人才隊伍不斷壯大。2020年基礎研究人員全時當量達到42.68萬人年。2021年共1057人次(含港澳臺地區)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數量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國科學家先后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克利夫蘭獎”“維加獎”等一系列國際重要科技獎項。在納米限域催化、聚集誘導發光、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等領域涌現出一批由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優秀創新團隊。
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布局日趨完善。500多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覆蓋15個學科領域,成為我國推動學科發展、孕育重大原始創新、解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的重要力量。在北京、上海等地布局建設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優化調整形成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31個國家生物種質和實驗材料資源庫、167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初步建立。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穩態強磁場、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一批“國之重器”陸續建成使用;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并首次放電;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并完成首批實驗;“悟空”“墨子”“慧眼”等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繼續深度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地球觀測組織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支持發起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深時數字地球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力度加大,更多外籍科研人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實現中央財政科研經費過境香港、澳門使用。國際聯合研究廣泛深入開展,2020年SCI收錄的中國論文中,國際合著論文達14.45萬篇,合作伙伴涉及190個國家和地區。一批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組織和學術期刊擔任重要職務。
我國基礎研究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從國際形勢看,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呈現新格局。一方面,人類健康、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等共同挑戰需要構建全球創新治理體系,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發達國家對“追趕型”國家科技發展壓制不斷升級,并逐步從高技術領域向基礎研究領域拓展,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同時,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凸顯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迫切需要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卡脖子”問題,確保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自主、可控。
從國內發展需求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無論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衛生健康、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社會民生領域發展,都亟待基礎研究提供更多高水平科學供給。
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基礎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創成果不多,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供給能力不強;投入總量不足且結構不合理,全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未完全建立;頂尖科學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較少,促進青年科學家脫穎而出的機制未完全建立;有利于基礎研究發展的科研生態尚未完全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