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皓:學做網民好榜樣
2009年,政府在更主動地與網民交流。在各地的網絡“新政”中,與廣州、南京等地方政府普遍設立了網絡發言人,及時回應網民關心的問題相比,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的嘗試更為搶眼:QQ幾乎整天在線、直接在論壇發帖“論戰”、微博擁有6萬“粉絲”……
2009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網站上刊登了由云南省委宣傳部發布的公開招募調查員的消息,邀請網民組團調查“躲貓貓”事件。剛剛到任的伍皓因此高調進入公眾視野。
在震驚全國的“小學生賣淫案”中,從2009年7月7日開始,伍皓以網名“求真的力量”在凱迪社區直接發帖,3天發表了6個主題帖。伍皓以平等的姿態參與網絡討論得到網友肯定。
“在西方國家,互聯網更多的是用于電子商務,但是在中國,互聯網更多的是被作為娛樂和公民表達意見的平臺。”伍皓說,互聯網上一篇小新聞也有眾多網民跟帖評論,“這正是中國互聯網非常獨特的現象”。在他看來,“互聯網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公民政治參與的平臺,在公民政治生活里已經是不可或缺的渠道,而且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隨著技術的進步,每一個在現場的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傳播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你想‘捂’已經不現實了。”伍皓說。為此,伍皓力倡官員學習網民思維,并身體力行。他感嘆,正是互聯網的發展改變著宣傳部門對突發事件由“捂蓋子”到“揭蓋子”的態度轉變。
在伍皓的微博上,記錄著他的一次“無語”經歷:一位泰國友人曾問他,“聽說你是中國第一個愿意堅持與民眾通過網絡溝通的官員,但恰恰是你受到的攻擊比別人多得多。”
對于網上“被罵”,伍皓處之泰然:“謾罵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質疑有價值。”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很多網民對公共政策提出的一些質疑,是很有價值的。
“網民一般是質疑的心態,是天然的反對者、挑刺者,從不可行角度想得多,網民往往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某項政策哪個方面不可行。而政府和領導干部通常對可行的一面想得較多,領導干部如果能夠兼做可行性與不可行性研究,就會使決策更加科學。”在伍皓看來,這也是政府學習網民思維模式的重要意義。
2009年11月10日,云南省召開了首場網絡新聞發布會。伍皓認為,這一舉措比起原有的政網交流,政府變得更加主動。“既有網民提出問題后網絡發言人去回應,又有碰到熱點、敏感問題,我們網絡發言人主動向網民提供權威準確的信息。”他強調說,“這樣就形成了雙向互動”。
他認為,政網良性互動,“一方面,從領導干部的方面來說首先是寬容、尊重網民;另一方面,我們也呼吁網民要做理性的、理智的、負責任的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