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2010全國各省市區高考錄取分數線一覽表 查詢時間及查詢方式 -制造業競爭力中國居全球第一 央企有全球市值第一 卻無名牌 -全國"蟻族"將超百萬 京滬等城市房租暴漲 被逼向絕境 專題 -溫家寶江西查看災情 指導抗洪救災工作 -審計署首次披露"地方債" 規模逼近2.8萬億 -南水北調34.5萬移民搬遷 征地補償提高到16倍 -公安機關破獲“東伊運”組織(實錄) 頭目被抓 預謀大規模襲擊 -貧富差距挑戰社會容忍底線 政協委員建議上調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第六次人口普查將包括境內外籍人員 居民須在現住地登記 答問 -長江水位超98年 撫河十萬群眾獲救 南京氣象局承認錯誤預報
首頁>>發展觀察
官方調查稱上海9成市民認為誠實守信等于吃虧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25 日 
關鍵詞: 社會誠信 梅隴中學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 積分 特價商品 誠實守信 廣告 戒煙 去皮 取信于民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金羊網6月25日報道走進上海的各色商場,經常能看到“全場商品買立減”等醒目的促銷海報,但是,當消費者挑中某件“特價商品”準備掏錢購買時,卻往往被告知“特價商品不參加促銷活動”。

諸如此類的“限時搶購”、“現場抽獎”、“消費多少返購物券”廣告繁多,而最后的結果大都是噱頭。記者走訪發現,商家為了吸引眼球、制造氣氛,利用海報、告示的視覺效果打擦邊球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顧客對此紛紛搖頭,對商家缺乏誠信表示不滿。

日前,由上海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組成的課題組,對上海社會誠信問題展開調查,調研結果顯示:誠信作為社會行為中最重要的準則,在具體的經濟和社會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反而成為“吃虧”的代名詞。

有專家認為,這種錯位認識的出現,與目前商業活動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唯利是圖的社會風氣相關,誠信缺失本身就是社會道德水平下降的標志,再加上懲處不力、管理不嚴,導致誠信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或宣傳上。因此,社會誠信建設的方式和路徑亟待探索突破。

不誠信事件每天都在發生

不久前,上海市質監部門對全市20家大型超市開展了專項計量執法檢查,共檢查了超市的海鮮、肉類、熟食等單價較高的自包裝商品1000件。經檢驗,這些商品的凈含量合格率為68.4%,有的合格率僅在40%左右。執法人員表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超市自包裝柜臺計量意識不高,存在“去皮不夠”或“未去皮”現象。

2009年,一則題名為《戒煙,單靠毅力行不通》的公益廣告發布在上海市一些大眾報刊雜志上。廣告稱:“梅隴中學的數學老師小徐,雖然年僅29歲,但卻是個有12年煙齡的煙民了。小徐到醫院的戒煙門診求助,醫生為小徐制訂了一套藥物治療結合行為干預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向小徐推薦了戒煙藥物——伐尼克蘭(暢沛)。服藥第12周,小徐成功戒煙。”上海市工商局調查后發現,上海梅隴中學并沒有姓徐的數學老師,內容應屬虛構,這則廣告以“公益名義”變相推銷藥品涉嫌違法。

上海社會誠信問題問卷調查顯示,中介機構、廣告行業、房地產、食品行業、餐飲服務、藥品、旅游、商業零售和物業管理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市場部門,社會誠信度不理想。其中,中介和廣告機構問題相當嚴重。這些連接消費者與市場的代理機構和中間組織、向消費者介紹產品和新的消費方式的宣傳性組織,本應以誠信作為生存和發展的準則,卻成為目前消費領域和市場機制中最不能信任的部門。

上海市民浦先生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大大小小的不誠信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遇到,以至于他和老伴現在都不敢相信免費和低價的商品。前一陣,居委會在登記購買國家補貼的節能燈,他還以為是廠家在推銷劣質產品,差一點錯過了一件好事。

講誠信吃虧不講誠信占便宜?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司空見慣了的經歷:無論到哪里買東西,只要是百元鈔票,賣方商賈總會拿著你給的人民幣又摸又看,或者用驗鈔機鑒定真偽。

但是,對于消費者的利益來說,商家就沒這么認真了。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市民周小姐在一商場買了4000多元的商品,她的積分卡里應該有4000多積分。最近,她去商場兌換禮品時卻發現,積分卡里只有2900多分。工作人員查詢后說,可能是收銀員記漏了。最后,商場為周小姐補上了積分,但周小姐心里仍不痛快,“商場有義務為我們核實積分情況,發生這種事情,難道商場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調查數據顯示,有44.2%的人認為,相比5年前人與人之間的誠信狀況,現在的誠信水平下降了。誠實守信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可能是“無用的別名”,甚至有90.2%的人認為誠實守信在不同程度上會吃虧。

市民普遍認為:“說謊話反倒有好處、不講誠信反倒占便宜,這樣的惡性循環助長了社會的不誠信氛圍。”

為什么市民感覺誠信的人容易吃虧?統計結果表明,唯利是圖、道德水平下降和對不誠信行為懲處不力是導致社會誠信水平降低的原因。

上海市政協委員游閩鍵也認為,社會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信用缺失現象,是因為守信者沒有得到應有的收益和鼓勵,而失信者非但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得到了不應得的收益。由于缺少權威的、對社會誠信有效的培植與監督機制,導致失去“誠信”的風險成本很低。

“上當次數多了,老百姓對誠信越來越不信任,對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的提防心理自然產生了。”游閩鍵說,“這就導致在危難時刻,大家都不肯伸出手來。”

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鄧偉志看來,當前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法制還不健全,誠信體系建設中道德、行政和經濟手段運用得還不夠是一大原因。

管理部門需取信于民

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他最關心食品、藥品的質量管理問題。相關部門服務于民、清正廉潔、管理有效和信息公開,是目前社會誠信建設的決定性內容。管理部門首先必須取信于民,是社會誠信建設的頭等大事。

不少專家也認為,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管理部門要起到主導作用,機關工作人員首先要自律、講誠信,并且加大監管力度。

游閩鍵對此表示贊同。他說,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誠信需要監督,對機關工作人員應建立一套誠信管理體系,并寫入目前正在征求意見的國務院《征信管理條例》中。

“法制健全是基礎。”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馮德康認為,社會誠信體系要有獎懲制度,讓不講誠信的人寸步難行,因此就要建立征信系統來收集個人的誠信信息,信息應互通、公開,并通過法律、道德、經濟、行政各種途徑來制約。

對于誠信體系的法制建設,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院長鮑宗豪表示,要建立規范的社會誠信體系和失信約束懲罰機制,從制度和法規上約束失信行為,為社會誠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要在制度和法規上保證誠信者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失信者必須承擔其行為造成的成本,不僅要對其予以輿論譴責,更要其付出經濟上的代價,真正實現有信者昌,無信者痛。

來源: 金羊網

圖片新聞:
意大利2-3負斯洛伐克 衛冕冠軍小組墊底悲慘出局
本田圭佑一射一傳建功 日本3-1擊敗丹麥晉級16強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