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70年截面的定量分析
(1)基于國家經濟水平的國際體系的體系結構。1870年具有人均GDP數據的國家約有47個。這4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體系的經濟水平結構是:經濟發達國家9個;中等發達國家16個;初等發達國家13個,經濟欠發達國家9個。
(2)國際互動、國家水平和國際體系水平結構的關系。1870年具有統計數據的指標非常少。在6個國際互動變量中,經濟實力指數和貿易比例與國家經濟水平(人均GDP)正相關,嬰兒死亡率負相關,國際戰爭頻率等3個變量相關性不明顯(表1-59)。
6、1820年截面的定量分析
(1)基于國家經濟水平的國際體系的體系結構。1820年具有人均GDP數據的國家約有47個。這4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體系的經濟水平結構是:經濟發達國家13個;中等發達國家8個;初等發達國家16個,經濟欠發達國家10個。
(2)國際互動、國家水平和國際體系水平結構的關系。1820年具有統計數據的指標非常少。其中,經濟實力指數與人均GDP正相關,其他變量相關性不明顯(表1-60)。
7、1750年截面的定量分析
(1)基于國家經濟水平的國際體系的體系結構。有學者認為,1750年發達國家和其他國家人均GNP的差距比較小(Bairoch, 1981),最發達國家為230美元,最不發達國家為130美元(1960年價格)。根據有關資料(麥迪森, 2003),1700年和1820年人均GDP的相對差距基本相當,最大值分別為2110和1821美元(荷蘭),最小值分別為400和418美元(1990年價格國際美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分別為5.3和4.4,1700年相對差距略大一些。
1750年介于1700年和1820年之間,假設1750年的經濟水平結構與1700年基本相當。1700年具有人均GDP數據的國家約有47個。這4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體系的經濟水平結構是:經濟發達國家11個;中等發達國家5個;初等發達國家24個,經濟欠發達國家7個。
(2)國際互動、國家水平和國際體系水平結構的關系。1750年具有數據的指標非常少。其中,國際戰爭頻率與人均GDP正相關,嬰兒死亡率負相關,人口份額不相關(表1-61)。
8、1700年截面的定量分析
(1)基于國家經濟水平的國際體系的體系結構。1700年具有人均GDP數據的國家約有47個。這4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體系的經濟水平結構是:經濟發達國家11個;中等發達國家5個;初等發達國家24個,經濟欠發達國家7個。
(2)國際互動、國家水平和國際體系水平結構的關系。1700年具有數據的指標非常少。其中,經濟實力指數和國際戰爭頻率與人均GDP正相關,GDP份額和人口份額與人均GDP不相關(表1-62)。
小結:在過去300年里,國際互動在不斷加強,國際互動的范圍和廣度在擴展。國際互動從政治和經濟互動,擴展到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的互動,從領域互動擴展到整體互動。國際互動變量與國家經濟水平的特征關系,因指標而異;有正相關、負相關和不相關等三種類型。國際互動變量與經濟水平的特征關系,具有相對穩定性。(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