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連云港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布時間: 2016-08-11 15:24:35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連云港市統計局  |  責任編輯: 焦夢
關鍵詞: 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零就業,平均負荷率,補償比例,大氣環境監測

2015年連云港市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改革創新促發展,以擴大開放求突破,著力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綜合實力日益增強,產業發展、城鄉面貌、港口建設、人民生活發生顯著變化。

一、綜合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總量不斷擴大,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160.64億元,較上年增長(下同)10.8%;總量邁上2000億元新臺階,較上年增加194.75億元,增速較上年快0.6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8416元,增長10.3%,較上年增加4139元;固定資產投資2077.35億元,增長2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0.71億元,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1.77億元,增長11.5%。

圖1:


產業基礎不斷夯實。2015年裝備制造、石化產業產值均達千億規模,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935.02億元。全市工業百億特色產業12個,產值過百億企業7家。開發園區集約化開發水平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穩步發展,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糧食實現“十二連豐”。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務業加快發展。新增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接待國內外游客2684.77萬人次, 增長11.1%;實現旅游收入343.92億元,增長13.7%。

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3:45.3:41.4調整為2015年的13.1:44.4:42.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下降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提高1.1個百分點。港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加快。以港口為龍頭的航道建設、碼頭建設持續推進;以提升城市功能為重點的功能新區、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建設取得新進展。

二、農林牧漁業

農業生產形勢較好。2015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9.03億元,增長3.7%。糧食豐產豐收。糧食面積穩中有增,播種面積753.9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糧食畝產480公斤,比上年增加3公斤;總產362.15萬噸,比上年增加2.82萬噸。其中,夏糧播種面積364.2萬畝,比上年增加0.7萬畝;畝產394公斤,比上年增加0.4公斤;總產143.32萬噸,比上年增加0.43萬噸。秋糧播種面積389.7萬畝,比上年增加0.5萬畝;畝產562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總產218.83萬噸,比上年增加2.39萬噸。

圖2:


農業現代化建設有序推進。2015年農業增加值282.69億元,增長3.6%。高效設施農業面積翻番,形成食用菌、泥鰍等十大特色主導產業,創建花果山農業出口示范區、贛榆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國家級農業園區4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0家,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個。高效設施農業面積108.5萬畝,占耕地面積比重達18.4%。農產品出口5.92億美元,增長19.9%,建成十個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運行平穩。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74.55億元,增長13.2%;增加值1156.50億元,增長12.9%;銷售收入5416.66億元,增長12.2%;利稅總額678.33億元,增長10.9%;利潤總額420.87億元,增長13.0%;資產負債率為52.3%。

圖3


高新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181.15億元,增長19.0%;總量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9.1%,增幅高出5.8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3.4%,拉動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7.1個百分點。

臨港產業平穩發展。產業集中程度不斷提高,2015年石化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產值均超過千億,分別達到1201.53億元、1053.72億元;冶金業產值接近千億,為974.19億元。以上三大產業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7.9%。工業產值過億元企業854家,較上年增加110個;億元以上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為52.2%,較上年高3.6個百分點。

建筑業發展穩定。2015年建筑業總產值629.68 億元,增長7.9%。其中,建筑工程產值616.04億元,增長7.4%,占總產值的97.8%;安裝工程產值10.96億元,增長33.7%。在省外完成的建筑業總產值259.43億元,增長9.1%。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不斷擴大。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2077.35億元,增長21.0%。其中,工業投資1265.61億元,增長21.7%;服務業投資786.11億元,增長18.6%。

圖4


基礎設施和民間投資明顯增加。2015年基礎設施投資495.20億元,增長45.6%,增幅較固定資產投資高24.6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171.60億元,增長66.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4.10億元,增長150.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210.0億元,增長24.9%。民間投資1205.80億元,增長22.6%,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64.4%,較上年高1.3個百分點。

高新技術投資和技改投資明顯增強。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329.30億元,增長20.1%。其中智能裝備制造、醫藥制造、新材料制造分別增長74.5%、9.5%和15.6%。技術改造投資593.30億元,增長78.1%。

五、交通運輸和信息通訊業

港口支撐作用提升。2015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11億噸,增長0.3%,其中內貿吞吐量首次跨上億噸臺階,達到1.11億噸,增長11.1 %,增幅較上年高6.9個百分點;集裝箱運量501萬標箱。依托港口優勢,全市石油化工、鋼鐵冶金、機械裝備等臨港產業不斷發展,三大產業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全市20強企業中,16個企業是與港口有關的產業,前四大企業均為近幾年投產的百億元以上臨港石化、鋼鐵企業。

圖5:


年全市交通運輸客運總量5601萬人次。其中地方公路客運量5058萬人次,地方交通旅客周轉量33.55億人公里,較上年分別下降6.9%和4.7%;水路客運周轉量7704萬人公里,增長4.0%。地方公路貨運量9508萬噸,增長13.1%,地方公路貨運周轉量189.34億噸公里,增長12.4%;地方水路貨運量1722萬噸,增長2.3%,地方水路貨運周轉量124億噸公里,增長1.5%。民航機場飛機起降7802架次,增長11.8%;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70.90萬人次,增長24.7%。


郵政通訊業務增長較快。2015年郵政通訊業務收入38.86億元,增長2.3%。其中郵政行業業務收入9.44億元,增長28.8%。郵政行業中快遞業務收入5.08億元,增長44.8%,增速比郵政業務收入快16.0個百分點,總量占郵政業務收入的53.8%,較上年高6.1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5197.48萬件,增長45.0%,較上年高4.1個百分點。2015年末,全市電話用戶502.09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423.61萬戶。互聯網用戶351.62萬戶,較年初增長27.9%,其中固定寬帶接入用戶82.69萬戶,較年初增長22.1%。

六、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消費品市場運行良好。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0.71億元,增長12.4%。其中批發業64.69億元,增長12.3%;零售業688.64億元,增長11.3%;住宿業9.71億元,增長11.5%;餐飲業67.70億元,增長24.4%。

圖6:


網上零售發展迅速。2015年限額以上貿易單位網上零售額3.06億元,增長102.8%。分商品種類看,百貨類網上零售2821萬元,增長25.8倍;體育用品及器材12981萬元,增長133.7%;醫藥及器械類1759萬元,增長86倍;汽車配件類3279萬元,增長159%;五金類2167萬元,增長7.0%;珠寶首飾類4777萬元,下降21.7%;其他類2057萬元,增長37.0%。

物價平穩運行。城市居民價格漲幅運行在2%以下。2015年CPI比上年上漲1.8%。八大類居民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同比 “七漲一跌”,其中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漲3.6%,漲幅最大;衣著類漲3.4%,漲幅次之;煙酒類漲3.1%,食品類漲2.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漲2.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漲1.3%,居住類漲1.0%;交通和通信類則下跌1.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4.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88.6。

表2 2015年城市價格指數情況表

指標

市區(上年累計為100)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1.8

食品

102.4

煙酒及用品

103.1

衣著

103.4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02.2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03.6

交通和通訊

98.6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101.3

居住

101.0



七、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較大。2015年進出口總額80.45億美元,增長0.2%。其中出口額40.56億美元,下降6.9%,進口額39.78億美元,增長8.3%。2015年實際利用外資8.01億美元,下降16.1%。

圖7: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1.77億元,較上年增加30億元,增長11.5%。其中,稅收收入237.5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1.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9.78億元,增長14.5%。用于民生支出超過七成,其中教育支出72.48億元,增長7.6%;社會保障和就業35.52億元,增長21.1%;醫療衛生28.65億元,增長23.5%;城鄉社區事務87.12億元,增長17.5%。

圖8:


金融信貸穩健運行。2015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163.92億元,比年初增加276.14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696.79億元,比年初增加128.09億元;居民儲蓄存款1055.97億元,比年初增加103.43億元。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827.40億元,比年初增加219.98億元,同比增長13.7%。

保險市場穩定增長。2015年保險費總收入62.16億元,增長25.5%,較全省平均水平高7.3個百分點。其中壽險保費收入35.90億元,增長33.8%,較全省平均水平高15.6個百分點;財產保費收入19.59億元,增長15.2%,較全省平均水平高4.3個百分點。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長21.7%,意外險保費收入增長3.8%。各類保險賠付支出19.59億元,增長14.1%。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9.77億元,占全市保險賠付支出的49.9%。全市保險賠付率為36.6%。

九、科技和社會保障事業

科技創新取得較大進展。創新能力提升,全社會R&D投入占GDP的比重1.7%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連云港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新獲批建設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省級東海高新區;重點產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3項;恒瑞醫藥成功向美國市場轉讓創新藥品,康緣藥業智能制造經驗全國推廣,正大天晴、豪森藥業等4家企業躋身全國醫藥企業創新力20強。

社會保障體系取得新發展。覆蓋城鄉居民的社保體系基本形成,職工“五險”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在蘇北率先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參保覆蓋率達99.9%。完成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十一連”調和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四連”調工作,啟動實施職工大病保險制度,截止到2015末累計。在全省率先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大病保險制度實現參保人群全覆蓋。

創業帶動就業有效開展。打造新型眾創空間,新增省級創業示范基地4家,組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學院。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16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3.85萬人。完成各級各類培訓25.78萬人次,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2.3萬人,實訓基地新建成電子商務和生物制藥兩個實訓項目。在全省率先建立高校畢業生儲備制度,率先將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由10類擴大到15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零就業、零轉移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2.05%。

十、教育衛生和文化事業

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市中小學國家教育信息化達標率80%,學校光纖接入率100%,公共資源平臺和公共管理平臺覆蓋率100%。職業教育特色創新發展。職業教育招生2.03萬人,創建省高水平現代化學校3所、省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2個、省級品牌和特色專業7個,新增五年制高職專業1個。高等教育發展層次提升。淮海工學院啟動博士聯合培養工作,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獲批。新增本專科教學基地10個、研究生實踐基地8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申報雙創人才項目 12個。教師隊伍優質資源實現共享。開展“百位名師百鄉行”47場,創建農村中小學自主發展示范校40所,選派農村教師出國培訓55人。培養鄉村骨干班主任和骨干教師1350名。

衛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公立醫院改革穩妥推進,10家城市公立醫院分步實施醫藥價格綜合改革。深化城鄉對口支援,下派城市醫生278名。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新增3家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持續完善,參合率為99.75%,人均籌資標準由400元提高到480元,大病保險籌資標準由每人15元提高到20元,大病保險起付線調整到12000元,各分段補償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爭取省扶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個、設備裝備項目20家267臺件、配備救護車5臺。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家庭醫生制度,社區醫生與105235戶居民家庭簽訂服務協議,簽約服務居民35.8萬人,簽約率32.3%。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常規監測和專項監測。新增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3.1萬座,全市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75.44%。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取得新成績。女子民樂團參加烏茲別克斯坦“東方旋律”藝術節并榮獲最高獎。組織江蘇女子民族樂團“中國夢·絲路情”沿海城市巡演,參加“江蘇文化產業伊犁行活動周”并演出5場;舉辦第二屆絲綢之路藝術攝影大展,首屆絲路攝影大展佳作亮相首都機場“文化國門”。承辦2015西游記文化節系列活動50余項。舉辦第七屆文化產品博覽會,招展400多家企業、8000余種文化產品,吸引10萬人次參觀,交易額達8000余萬元。舉辦首屆西游記文化與創意產業論壇。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連云港成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的申遺點之一。實施《連云港山海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總體規劃》,認定連云港市第五批非物質遺產名錄傳承基地24家,命名13個優秀非物質遺產傳承人。

十一、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布局不斷優化。2015年末市區建成區面積204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平方公里。東部城區立足“一帶一路”交匯點先行區目標定位,統籌推進連云區和連云新城建設,實施上合組織物流園中哈(連云港)保稅倉工程一期、高公島國家一級漁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港口產業服務功能顯著提升,8平方公里連云新城商務核心區基本建成。海州城區協調推進老城區改造和新區開發,完成電機廠地塊、原紡織廠宿舍地塊等舊城改造項目,加快第一人民醫院、解放路小學濱河分校等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建設。高新區加快新世界文化城、第一人民醫院新院區、萬達廣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完成科技創業城、連云港實驗學校等配套工程。贛榆城區進一步推進與中心城區融合,海灣開發不斷加快,琴島天籟“六橫八縱”路網框架全面拉開,秦山島旅游發展加快推進,形成以鏈串珠式海灣開發格局。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一是市政道路橋梁。全年實施項目95個,投資34億元。海濱大道建成通車、西大堤改造竣工使用,維修改造秦東門大街、鎮海路等破損道路66條,打通建國東路、人民東路等“斷頭路”9條,人均道路面積達21㎡。二是公用事業。全年實施項目91個,投資35億元。飲用水輸水泵站工程主體完成,海州水廠改建加快推進;東海尾水管道基本貫通,污水廠提標升級和區域污水截流實現突破,大浦、城南、墟溝、恒隆四個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均超過86%。新增供水、污水、燃氣管網各20公里,改造供水、污水、燃氣管道共20公里,新增燃氣用戶10000戶;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污水處理率85%,燃氣普及率99.98%。

民生工程持續推進。一是老舊小區改造。完成600條100公里背街小巷改造,疏通、改造、維修下水道120公里;完成沈圩社區、隴海花園等70個老舊小區改造。二是河道整治。全年投資2億元,完成東鹽河、西鹽河、玉帶河、龍尾河污水排口截流整治,截流污水3萬噸/日;河岸種植綠化2.3公頃,建成管網12.5公里。三是揚塵治理。按照9個100%目標要求,全市建筑工地揚塵整治達標率99%,部分工地揚塵控制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四是舊城改造。全市棚戶區改造新開工9447套,基本建成8301套,其中市區新開工6503套,基本建成5627套。全市完成舊城改造房屋征收550萬㎡,其中市區249萬㎡。

城鄉統籌加快推進。2015年末全市城鎮化率58.7%,比上年末高1.58個百分點。完成村莊整治1210個,實現市域村莊整治全覆蓋并通過省級全域驗收,實施美麗鄉村示范試點建設11個,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4340戶,實施漁民上岸工程372戶。“十二五”期間,開展蘇北地區重點中心鎮行動9個,臨海城鎮培育行動9個,2015年底全面完成所有建設項目。全年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14座,新增配套管網110公里,新增處理能力2萬噸/日,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90%目標。全年新建供水水廠2座,新增配套管網284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6萬噸/日,實現區域供水覆蓋率85%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績。落實166項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東海縣建成國家級生態縣,贛榆區通過國家級生態區技術評估。國家級、省級生態鄉鎮覆蓋率分別為25%、75%,建成國家級生態村7個,省級生態村60個。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76個涉農鄉鎮(街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建成大氣環境監測超級站,實現對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離子組分等實時解析。2015年全市優良天數累計260天,優良率71.2%,與上年相比優良天數增加10天,優良率上升1.8%。市區PM2.5濃度均值55ug/ m3,比上年下降9.8%;PM10濃度均值94ug/ m3,比上年下降15.3%。全市86個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69.8%,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斷面占52.3%,Ⅳ類水比例24.4%,Ⅴ類水比例1.2%,劣Ⅴ類水比22.1%。其中42個省控斷面中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斷面占45.2%,劣Ⅴ類占28.6%。

十二、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規模有序擴大。2015年末戶籍總人口530.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04萬人,其中市區220.72萬人。常住總人口447.37萬人,較上年末增加2.20萬人,其中市區207.73萬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1.92‰,自然增長率4.93‰。

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8元,增長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8元,增長9.0%。其中工資性收入14018元,增長8.7%;經營凈收入5125元,增長6.1%;財產性收入2033元,增長10.1%;轉移性收入4552元,增長13.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17259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8元,增長9.2%。其中工資性收入5908元,增長9.6%;家庭經營收入4528元,增長6.9%;財產性收入164元,增長12.6%;轉移性收入2177元,增長13.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052元,增長9.3%。

圖9:


注:1、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統計數據以《連云港統計年鑒》為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