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突出創新驅動和質量引領,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堅持把創新作為實體產業發展的制勝法寶,加快建設質量強市,著力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一是強化應用技術研發。投入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2.65億元,支持在高端裝備、智能機械、增材制造等領域推進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進一步落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助、研發平臺建設支持等政策,促進企業更多研發新產品、形成新產業。二是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以創新園、創業園為載體,進一步加強與在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轉化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分配權改革,對校所科技人員科技創業項目給予政策性股權投資支持,打開科研人員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間流動的“旋轉門”,激勵更多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落地轉化科技成果300項以上。三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哈爾濱新區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雙創示范基地,積極引進京東云創空間、阿里云創業大學等創業機構,為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優質服務。上下聯動打造大直街校所經濟帶,支持龍門科技、創投孵化器集團做大做強,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突破70家,新增在孵企業350家。啟動實施哈爾濱英才集聚計劃,新建市級領軍人才梯隊10個、博士后雙創實踐基地15個。推進科技創新人才專項資金項目和創業創新券項目400個,進一步擴大科技風險投資基金規模,不斷放大科技創新與雙創協同發力的乘數效應。四是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發揚工匠精神,重點在裝備制造、綠色食品、新型建材和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不斷提高本地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三)毫不放松抓好“三農”工作,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整體實力。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加快釋放縣域經濟發展潛能。一是推動農業生產調結構增效益。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堅持“穩糧、優經、擴飼”,依托五常、雙城打造國家級水田、旱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呼蘭、阿城、賓縣、雙城、五常等5個“北菜南運”示范區縣,“互聯網+農業”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發展到80個。積極推進松花江沿岸灌區“旱改水”和通河二甲溝、依蘭丹青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施農業“三減”面積300萬畝、黑土地保護項目20萬畝。深入推進“兩牛一豬一禽”規模化養殖,肉蛋奶產量保持在300萬噸以上。健全質量安全監管追溯體系,探索推廣農產品點對點、特色定制、網上專賣等營銷新模式,繼續擴大五常大米、巴彥生豬、尚志黑木耳等知名品牌影響力,推動“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帶動倒逼“種得更好”。二是深入實施產業強縣工程。堅持市場導向,依托資源優勢,以精深加工為重點發展縣域主導產業,促進“原字號”多次加工、梯次增值。加快推進萬潤百萬頭生豬屠宰加工、偉業國際木材產業園、奧瑞德納米陶瓷部件等項目建設,重點培育五常金福泰、木蘭昊偉等50家市級龍頭企業,著力打造巴木通方依一體化特色產業帶,構建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三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積極推進三權分置改革,深入開展方正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啟動100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權能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一二三產融合方向發展,新增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社120個。創建哈爾濱糧食交易所,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逐步構建起以企業和經營性組織為核心的服務“三農”支撐體系。四是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繼續做好10個國家和省重點鎮綜合改造。依托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區等重點產業集聚區,謀劃啟動一批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特色小鎮。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廣方正縣村鎮垃圾處理經驗,創建美麗鄉村100個,集中整治自然屯1000個,解決51個貧困屯2.2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開工建設農村公路300公里,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創造更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