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天津市水產局獲悉,市水產部門日前在大港區、漢沽和塘沽漁業保護區成功投放了1億尾中國對蝦苗種。據悉,這是近16年來本市首次最大規模增殖放流中國對蝦,標志今后三年開展的全市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從今年起三年內,本市將在濱海新區投放總量超20億尾(粒)的水產種苗,將聯合冀遼魯共同改善渤海生態環境。
渤海近海漁業生態環境受到很大影響,尤其對有渤海灣特產之稱的中國對蝦危害甚重。最新資料統計顯示,上世紀70年代全市對蝦年平均捕撈量2033噸,捕撈量最高年份1979年曾達3437噸,但2002年僅2噸。市水產局決定啟動今后三年全市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從今年起通過人工增殖等措施,使本市沿海海域的漁業資源得到修復,品種結構得到改善。據介紹,這次放流的中國對蝦苗種平均規格1.2厘米,到今年9月份可以開捕,屆時將長至15厘米以上。根據方案,本市決定運用人工增殖、生物技術等多種方式來修復近海海域。今起三年,本市計劃重點建設漢沽淺海資源增殖保護區、大港外海資源增殖保護區和塘沽資源增殖保護區,重點增殖毛蚶、牡蠣、中國對蝦等品種,投放總量預計超過20億尾(粒)。據悉,本市還將聯合河北、遼寧、山東等省,近期通過實施生物技術來共同修復渤海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