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部長日前表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工業化國家的石油儲備已經達到創紀錄的可以滿足60天需求的標準。金融危機成就了發達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歷史高位,但同時也為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埋下了伏筆。
石油危機孕育了國家戰略石油儲備。1973年至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期間,油價上漲了4倍,給主要工業化國家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為降低石油供應短缺或危機對經濟的影響,1974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成立了國際能源署(IEA),規定各成員國必須建立相當于60天凈進口量的戰略石油儲備(后來增加到90天)。
根據國際能源組織2009年8月12日發布的報告,截至7月底,OECD國家的原油儲備已經超過了27億桶,能夠滿足61天的需求,是20多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OECD國家的石油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59%。自1998年以來,非OECD國家的石油消費增量占了全部增量的85%,使OECD石油消費量比例略有降低。
除了OECD國家加緊儲備原油外,成品油儲備在一些主要產油國中悄然興起。沙特表示,其建設成品油儲備庫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以確保成品油的穩定供應。
戰略石油儲備最主要的作用是戰略威懾,而不是平抑油價。美國歷史上五次大規模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沒有一次是為了平抑國際原油價格而釋放的,都是從保障國內能源供應安全和降低儲備成本的角度出發的,這也恰恰是國際能源署要求各成員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初衷。
美國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則賦予了戰略石油儲備一項新的功能,他們認為政府應考慮將戰略石油儲備作為限制油市投機行為的一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