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上海3月30日電(許曉青、于希旖)繼“宅男”“恐龍”“鳳凰男”之后,在互聯網的“全民造詞”熱潮中,“吊絲”橫空出世。這個早前誕生于足球運動員李毅網上貼吧中的稱呼,逐步演變成為當代年輕人自嘲時使用頻率最高的新名詞之一。
“我是吊絲,我怕誰!”“吊絲注定沒有愛情嗎?”“女吊絲必備攻略……”一段時間以來,“吊絲”這個讀來不太優雅的詞在網上悄然走好,它與缺乏“第一桶金”、沒有顯赫家世、前途迷茫等年輕人的生活狀態聯系在一起。網上自稱“吊絲”者相當一部分是在校理工科大學生,也有部分女生自稱屬于這一行列。
在一些網絡論壇里,“吊絲”也有前輩同道,唱著《一無所有》的崔健、“頑主”的扮演者葛優、演活了“平嘴張大民”的傅彪等形象,都被列為“吊絲”的生活寫照。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中,青年演員張譯扮演的“北漂”石小猛,奮斗過、沉淪過,迷途知返,但最終空手而歸,也被歸入廣義上的“吊絲”群體。2011年出品的一部德國搞笑情景劇索性被中國網友直接譯成了《絕世女吊絲》。
“這個詞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自嘲的,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未必每個人的境遇都那么糟,這個詞還往往和情感上的挫折聯系在一起,用來發泄。”女大學生李韻說。
在網絡世界里,“吊絲”是與“高、富、帥”的男生,“白、富、美”的女生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群體。曾擔任文學社團負責人的大學生沈逸超認為,作為近年來方興未艾的“網絡造詞”浪潮的組成部分,詞匯本身往往也是現實的投射,“吊絲”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下年輕人的金錢觀、成功觀等,探究其深層次原因不可一概而論。
“‘吊絲’的稱呼,是部分年輕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解構,在升學、就業、婚戀、贍養等社會壓力倍增的今天,通過網上的造詞,很快就能引起小眾的共鳴,這是年輕人所選擇的一種心理釋放方式,甚至具有‘療傷’的功能。”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這樣分析。
于海說,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個人的發展主要是集體化、趨同化的;但如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當上一代人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上拉開差距,導致他們的“二代”更易體會到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強烈反差和“挫折感”。
復旦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朱春陽認為,“吊絲”這個詞與其對立的“高富帥”一起出現并流行,折射出時下年輕人的某種“集體焦慮”。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又進一步放大、加深了這樣的焦慮。
也有一些網友擔憂,自嘲式的“吊絲”現象,與社會上對“一夜成名”“拜金主義”等所謂的價值取向有關,而“吊絲”們整天無可奈何、無所事事、“埋頭”抱怨的生活狀態也不宜提倡。
對此于海教授分析,從社會學角度看,不必對“吊絲”現象過分擔憂,互聯網給了每個人表達工具,個性化的表達是一種趨勢,恰恰通過自我解嘲、通過情緒化的表達,可以釋放年輕人的壓力,具有特殊的“治愈”效果。
盡管時下“吊絲”這個詞出現頻率較高,但一些語言學領域的專家認為這個詞在網絡語言的新陳代謝中,也很可能會逐步被淡化,直到被新的詞匯取代。
國內著名的語林“啄木鳥”、《咬文嚼字》雜志主編郝銘鑒曾多次指出,語言本來就是需要新陳代謝、不斷發展的,一些好的網絡語言將會被吸收進語言體系中,也有一些盡管走紅一時,但又很快就會被人們忘掉。
“吊絲”的語言生命力有多強,人們也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