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記者 陳元 李瑩
一年前因“郭美美事件”深陷信任危機的中國紅十字會,這一年來發生了哪些變化?8個月前“臨危受命”的紅會新“掌門人”趙白鴿提出了怎樣的改革思路和舉措?紅十字會將如何再次出發?新華網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
“唯有直面現實和挑戰,更加有力地推進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趙白鴿告訴新華網記者,“這就是紅會的現實。”
“很多人問我能扛得住嗎”
2011年9月,時任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的趙白鴿調任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59歲的趙白鴿由此被網友冠以新名號——“滅火隊長”。
8個月來,紅會屢次被卷入輿論漩渦,這位“滅火隊長”一直沒有消停過:部分中小學要求學生加入校紅十字會并繳納會費;2011年11月初,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紅十字會醫院護士將一名活著的男嬰當死嬰處置;2012年4月,媒體報道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仁愛基金”西部志愿者工作辦公室在陜西向機關和國有企業捐贈劣質自行車……公眾對紅十字會冠名醫院及基金產生質疑,把矛頭指向紅十字會。
“很多人問我能扛得住嗎,我回答說老太太很好。”趙白鴿笑著告訴記者。作為紅會的主要負責人,趙白鴿深知,危機面前敢于擔責并解決問題,才是真正“扛得住”的發展之道。因此,幾乎每件事情被“爆”出來之際,趙白鴿都選擇第一時間站出來與媒體對話,對網友“拍磚”作出回應。
趙白鴿認為,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組織建設卻很薄弱,紅會遇到的問題是社會組織建設在中國社會經歷轉型過程中的縮影。
“唯有直面現實和挑戰,更加有力地推進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是紅會的現實。”趙白鴿說。
進行全面系統整頓
改革的信號在趙白鴿上任之初就屢次顯現。“目前,紅會系統已經形成了一個清晰的改革和發展思路,包括治理結構、投入機制、人才結構、監督機制四大板塊。”
到真正著手做的時候,趙白鴿深感改革工作“千頭萬緒”。“郭美美事件讓我們認識到紅會確實存在很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人才。”趙白鴿說。
紅會面向社會招聘當前亟需的品牌管理、審計監察、公共關系、物流管理等專業人才。81名年輕人前來報名應聘,其中大部分擁有研究生學歷。這次招聘給趙白鴿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本以為在經歷郭美美事件后,很多人對紅會肯定心存芥蒂。沒想到仍然有這么多優秀的年輕人愿意投身紅十字事業,這讓我很感動。”趙白鴿說。
隊伍加強了,接下來擺在趙白鴿面前的是一項“大工程”——對紅十字會進行全面系統的整頓。“不進行系統的整頓,紅會遲早還會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廣東佛山棄嬰事件就是讓我們警醒的一個例子。”趙白鴿說話間神情嚴肅。
系統整頓的第一個重點是冠名醫院。趙白鴿告訴記者,中國紅十字會組建了一支專家隊伍,協調衛生和工商部門參與,目前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冠名醫院的歸攏統計和全面審查工作。“通過這一輪整頓,我們要確保冠名醫院必須具有非常好的資質,嚴格的管理制度,優質的人力資源,同時具有人道主義精神。”趙白鴿說。
整頓的第二個重點是治理各類基金。“下一步要對紅十字會系統內各類基金的資質進行全面檢查,在發現問題后及時整治或清理,并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向社會公開,確保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趙白鴿說。
系統整頓還包括理順紅十字會和企業的關系,“讓想賺錢的企業遠離紅會”。另外,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化,紅會還將對各省市紅十字會進行系統治理整頓,推行問責機制。
“在我們研究和部署冠名醫院清理工作時,媒體報道了‘仁愛基金’捐車事件。”趙白鴿說,“這次事件就像給了我一把劍,讓我堅定了加速治理各類基金以及加快推動系統整頓工程的決心。”
趙白鴿坦言,系統整頓是一個涉及面廣的龐大工程。她希望社會能給予紅十字會更多支持,“多給我們一點時間”。
紅會再出發
中國紅十字會6日上午首次面向社會公眾舉辦開放日活動。在趙白鴿的推進計劃中,這一舉措正是促進公眾對紅十字人道使命的理解,加強與社會各界溝通的一次嘗試。
趙白鴿上任后,每逢重要場合,她都要向人們講解中國紅十字會的兩個基本問題:紅會是誰,紅會核心業務是什么。“只有明晰了這兩個問題,紅會才能整裝再出發。”趙白鴿說。
趙白鴿認為,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國紅十字會是什么、干什么,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缺乏準確的認知。“事實上,紅十字會是我國政府在人道工作領域的得力助手,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她說。
中國紅十字會在108年的發展歷程中,從戰爭救護開始,逐漸發展到衛生救助、社會福利等職能。在趙白鴿看來,現在的紅十字會核心職能主要是在災害和非災害、緊急和非緊急狀態下的救援、救護和救助工作,其核心業務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三救”(應急救援、應急救護、人道救助)和“三獻”(獻血液、獻造血干細胞、獻人體器官組織)。
開放日活動中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環節,即為國際紅十字運動創始人亨利·杜南塑像揭幕。趙白鴿告訴記者,亨利·杜南和他所首倡的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深遠影響在于為各國紅會組織確立了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紀念和傳播。
按照趙白鴿的設想,未來的中國紅十字會應該是一個受托于政府、國際組織和社會公眾,行使人道使命的社會組織。“作為一個受托機構,只有當大量志愿者和公眾廣泛參與、支持和監督,紅十字會事業才有希望。”趙白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