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通電后的鄧國華家告別了煤油燈,蓋了新房。□本報記者/明紹庚 文/攝
從“五一”到端午節(jié),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紫都臺鄉(xiāng)寶合堂村始終熱鬧非凡,上演著一幕幕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喜慶婚禮場面。這個曾經(jīng)被稱為“光棍最多村”的地方,如今隨著農(nóng)民收入的提高,陸續(xù)有外地姑娘嫁到這里。
6月27日,記者來到寶合堂村。村支書肖翠君告訴記者:“連著兩個月,咱寶合堂的喜氣從沒斷過,前后有6名村民娶上了媳婦,女方都是來自周邊村屯的。以前咱村窮,誰愿意來啊?現(xiàn)在咱村富裕了,嫁過來就是享福來了。 ”肖翠君說,現(xiàn)在村里有大棚132棟,人均收入從2008年的1650元提高到去年的5000元。 “大部分村民通過棚菜走上了致富路。 ”
寶合堂村有人口442戶、1490人,在2008年以前,有425戶是貧困戶、低保戶。于長貴曾是其中的一員,通過“集團幫扶”政策,他于2010年在自家地里建了一棟蔬菜大棚,當年收益8萬元。日子一天天好了,打了42年光棍的于長貴開始琢磨起自己的婚事,“以前我們村的姑娘都嫁到外村,外村姑娘不愿意嫁過來,找對象比登天還難。現(xiàn)在好了,我也有對象了! ”幾天前,于長貴迎娶了來自錦州義縣的姑娘。
要說寶合堂村變化最大的,當數(shù)鄧國華家。他家曾是村里最窮的,家里一直沒通上電。 2006年11月14日,隨著他家門口電閘合上,老鄧家從此過上了 “電燈朝下、生活向上”的好日子。老鄧后來才知道,他家是阜新市最后一個通電戶。家里通了電,老鄧的生活也開始變化:他在山上打了兩口井,通過水泵對杏樹林和韓椒進行灌溉。“當年18畝韓椒讓我一下子收入5萬多元,這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鄧國華通過上級扶貧項目的幫助,建了兩座百米標準棚。現(xiàn)如今,年收入12萬元的他已經(jīng)成了村里變化最大的村民。
阜新市扶貧辦的工作人員說,阜新通過實施專項扶貧、行業(yè)扶貧和社會扶貧等扶貧工程,使18.6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年人均純收入達1800元以上。今年,阜新市將確保另外8萬名低收入貧困人口脫貧。
“今年村里還將新增63棟大棚,到時候脫貧致富的村民就更多了,結(jié)婚的也更多了,到時候你一定要來村里喝喜酒啊! ”離開寶合堂村時,肖書記這樣對記者說。(記者/明紹庚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