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春節回家,明顯感覺村里比往年和諧熱鬧了許多,處處感受到溢滿村莊的活力和能量,感知人們對未來幸福的期盼。但我心底,并沒有多少榮耀和信心,相反,懷揣著深深的擔憂。因為這些美好希望,并不是寄托在田野上,更多是“押寶”在了征地賠償之中。
我們村位于開發區邊緣,因為修路征地的緣故,10多戶家庭分別獲得了二三十萬的補償款。前兩年也曾因征地引發風波,但如今補償款的發放,仿佛一下撫平了所有的不快。人們對未來幾年內被征地的預期,更像是一針滅殺灰暗冷漠情緒的良藥,勾起大家的憧憬,規劃各自的美好未來。
一個最顯著的變化是,無論有沒有被征地,不管能不能負擔,幾乎家家都購買了價值不菲的轎車。“我都被征地了,還不能享受享受?”于是拿大部分征地款用來買轎車。沒有拿到征地款的,也借錢買車,在“馬上會被征地”的心理預期下,撐足了底氣。有的家庭買了車蓋起了車棚卻幾乎不開車,車只是成了維護自尊的意義符號,但村民卻樂此不疲。
這樣的“超前消費”,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我家為例,年貨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以前辦完年貨,年三十之前母親從不讓吃,生怕吃多了年后招待客人不夠用;如今果盤里不僅多了開心果、腰果之類的稀罕貨,連碗筷、酒杯都換成了一次性用具,壓歲錢、煙酒的檔次更是水漲船高。改變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質,當然是件高興事兒,但如果只是一種“暴富”后的排場、攀比,是一種不問明天的“預支”,如此“消費升級”還值得高興嗎?
還有一個來自婚姻方面的變化。不僅被征地的家庭在談婚論嫁方面被看好,連40多歲的“光棍”都靠補償款娶上了媳婦。鄰家的一個女孩,過去上學連零花錢都舍不得用,如今閑在家中大把花錢,理一次發居然能花三五百元,媒人給介紹的對象,皆因家庭條件不夠優越而回絕。婚姻上占據了主動,令人難掩欣喜,但是,浪漫的愛情豈能是到處算計的世俗之事?
征地拆遷補償是國家的一個好政策,美好預期也的確能讓生活充滿希望,但像耕地補償這樣的一錘子買賣,果真可以當作堅實穩固的未來預期?看著那一家老小開新車兜風的滿面春風,聽著那街頭巷尾麻將撲克中的歡聲笑語,我的心中五味雜陳。生活重壓因為一夜暴富而突然消釋,早前的人地矛盾、征地沖突早已被拋諸腦后,怎能不讓人逍遙快活?然而,在不少地方,因拆遷補償致富的人們當中,也出現了斗富揮霍、短短幾年就浪費掉財富的現象,結果是,這些人重新回到甚至比以前更差的“貧窮”狀態,更嚴重的是,失地農民一旦因為揮霍拆遷款返貧,往往會誘發其他種種問題,催生新的糾紛和矛盾。
無地之后的生活轉型尚未到來,喜悅之中的人們毫無準備。“幸福”預支后的日子怎么辦,人們真正思考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