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孫嘉夏 實習生 徐冰玉發自上海
“損失超過500萬元。”溫州樂清人陳矗磊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語氣有些焦躁。陳矗磊的云南西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西能集團)在云南建有3座水電站,受大旱影響,自去年底開始,這3座水電站已陸續關停。
“主要是發電利潤的損失。”云南昆明溫州商會會長吳文獻表示,“損失應該在兩億元左右。”
相比旱災,在云南怒江州瀘水地區投資水電站的溫州商人呂增國面臨另外一個問題,目前他擔心的不是旱情,最大的煩惱是送電難。怒江州水電協會秘書長徐振鐸表示,此地和昆明的直線距離約四五百公里,“線路容易跳閘,所以沒人敢多送。”
損失在兩億元左右
投資水電站的溫州商人被稱為“炒電團”。陳矗磊是其中一名 “團員”,他在廣西掘得第一桶金后,于1990年來到云南,此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在2000年左右,國務院批準于“十五”期間,擬在全國建設400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回報率極高的小水電建設迅速吸引無數資本進入。
2003年,陳矗磊決定進入這一領域發展,他開發了“云龍縣孫足河流域梯級開發”、“兩岔河電站”等水電項目,并成立了云南省大理云龍縣利源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和西能集團。
“從去年8月份開始到現在,基本就沒下一滴雨。”陳矗磊表示,“同前年相比,少了不少收入。前年的發電量是900萬度,去年是500多萬度,發電量已少了三分之一。今年到現在為止,只發了幾十萬度電。”
“我們這里一個溫州商人水電站,從去年11月起就沒水可用,關停了。”云南文山州溫州市商會一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08年,這個水電站發電量有1200多萬度,在2009年,只有1000萬度,少了200多萬度電,大概造成了3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云南電網的預測顯示,今年1月~5月,云南省的缺電率將達到30%,電力缺口達到30億千瓦時。
對于云南干旱,3月底吳文獻在他任會長的云南昆明溫州商會為此召開相關會議。圍繞“旱災”的主題,吳文獻希望能統計受損失的數目,并研究如何“幫助受到巨大損失的老鄉”。
“損失應該在兩億元左右。”4月13日,吳文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因為有的水電站還在建設中,無論是否干旱,都不存在發電的問題。不過,慶幸的是部分企業抵抗力強、基礎都還不錯。”
遭遇“送電難”問題
“怒江州這邊比較特殊,這段時間一直在下雨。”怒江州水電協會秘書長徐振鐸表示。這種情況無疑會讓陳矗磊羨慕,不過怒江的水電站也有“自己煩惱”。
溫州商人呂增國在怒江州的瀘水地區投資建設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時。對呂增國們來說,目前最大的煩惱是無法將電送出。“旱情對我們也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現在雨季還沒有到來,到底能發多少電也沒法估計。不過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難是送電。去年我們發了近4000萬度電,發8000萬度電也不成問題。”呂增國表示。
“以前電是送到地方電網,最近剛剛并入南方電網,但線路還未進行改裝。”呂增國表示。怒江距離昆明約有七百多公里,直線距離約為五百多公里,“線路是近年才鋪好的,有時候不是很通暢。如果當地用電量小、線路負荷小,容易產生震蕩。線路容易跳閘,所以不敢多送。”徐振鐸表示。
同樣,云南保山市小水電也受制于“送電難”的問題。“去年保山市發電量28億多度,我們預計今年的發電量在22億度左右,以每度電0.17元供給保山電網計,收入損失超過1億元。”保山市小水電商會的李永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責任編輯:朱津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