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解放軍官兵在玉樹縣結古鎮展開搜救工作。新華社發(劉應華 攝)
高海拔、高寒氣候,是對救援人員身體的最大挑戰。許多救援人員剛到玉樹就出現了強烈的高原反應,嘔吐、頭暈,甚至發燒,但他們奮不顧身地投入高強度的救援工作,很多人嘴唇沒有了血色,眼中滿是血絲,面色蒼白,已經接近體力的極限。
即便是最微弱的生命跡象,也要盡最大努力;即便是超過了72小時黃金救援期,也決不放棄。
4月17日下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現在抗震救災工作正處在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全力搜救被困群眾,加大力量投入,擴大搜索范圍,逐村逐戶排查,全力搜救被埋人員,確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盡最大努力搶救生命。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竭盡全力。就算累癱,也要把人救出來!”四川消防戰士余浩源的嘴唇已現出青紫色,可是他仍然帶著搜救犬,在廢墟中頑強地搜尋著生的希望。
堅持,創造生命的奇跡!
17日下午1時30分,50多歲的陜西人陳彩霞在坍塌的民族旅社被埋77個小時后重見陽光,送至醫院。
在新寨村,救援人員又成功救出3名受傷被困群眾……
截至目前,救援人員已累計搜救營救被困群眾1.7萬人,其中從廢墟中救出6870人,救活6110人。
受傷群眾能不能得到及時救治,是黨中央牽掛在心的一件大事。
在玉樹災區視察時,總書記看望了在帳篷醫院里忙碌的醫護人員,勉勵大家大力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繼續精心醫治和護理好受傷群眾,切實加強災后衛生防疫工作。
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要求,努力救治受傷人員,加大救治力度,加強危重傷員轉移救治力度,確保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生命、醫治群眾病痛。
溫家寶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時要求,及時搶救受傷人員,傷勢嚴重的要迅速轉移到周邊條件好的地方救治。
地震摧毀了玉樹的醫療機構,上萬名群眾受傷,亟待治療。截至19日16時,全國有40支醫療衛生隊、2032名醫療救護人員奮戰在救災第一線。
14日16時許,當青海省人民醫院抗震救災醫療隊隊長葉謝智華帶領38名醫務人員第一時間抵達結古鎮州體育場時,映入他們眼簾的是:成千上萬名受傷群眾或躺或坐,密密麻麻地填滿了整個廣場。這位青海省人民醫院外科主任組織隊員們,不到20分鐘就在體育場中心搭建起兩個帳篷手術室,開始了緊張的搶救工作。
相同的經歷,真誠的感情。來自汶川地震極重災區的四川省什邡市醫療隊的31名醫護人員,一路疾馳30多小時,終于在16日上午抵達結古鎮。他們晝夜接診、巡診病人近400名,醫護人員幾天幾夜不合眼卻仍在奔波。
地震危重傷員必須轉運外地救治。衛生部在地震當天就制定了傷員轉運方案,協調民航總局、鐵道部、交通運輸部,通知西寧、成都、蘭州、西安等地預留床位,迅速啟動危重傷員的轉運救治。各地都拿出了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生和最好的床位來安排從玉樹轉運過來的地震傷員。
15日下午,首架運送震區傷員的飛機抵達西寧機場,機上38名傷員隨即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15日17時許,運載著36名災區傷員的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16日凌晨1時20分,100余名地震傷員抵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來自西安、咸陽的80余輛救護車和260余名醫務人員不到兩個小時完成了轉運……
生命的接力,就這樣進行;偉大的愛心,就這樣傳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