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中國官方否認市場有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實錄

2012年02月02日16:28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三農 陳錫文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加快推進 富農政策 中央一號文件 農業科技創新 農業科技人員 農民土地權益 農村公共服務

陳錫文:

關于轉基因的玉米和水稻,據我所知,有關部門并沒有批準它可以商業化生產,所以不可能在市場上出現,這是第一。第二,關于農業用工荒的問題,我想至少在目前還沒有明顯的出現。因為一方面雖然進城的農民工數量在不斷增加,現在外出農民工大概在1億6千多萬人,所以農村勞動力有所減少。但是另外一方面,農業機械的綜合作業水平在不斷提高,去年耕種收三個環節的農業機械綜合水平達到53.5%,也是歷史最高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勞動力。第三,你剛才講到的土地問題,確實在工業化、城鎮化推進過程中,方方面面都需要使用土地,所以確實有些矛盾。

在土地問題上,中央政府非常重視保持原有法律政策的穩定以及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對于穩定農村的土地政策和保護農民土地權益,提出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由國土資源部牽頭,完成農村土地所有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第二件事是由農業部牽頭,開始農村土地承包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第三件事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來研究,提出對土地管理法中涉及到征收農民土地條款的修改。我想這三個工作的推進都會為緩解農村土地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矛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北京電視臺記者:

剛才陳主任提到去年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53.5%,我們知道這個數字是每年都在提高的。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些媒體報道說我國目前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是線斷網破人散,不知道陳主任您如何解釋這個現象?今后如何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謝謝。

唐仁健: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突出了農業科技創新,尤其突出了農業技術推廣。農技推廣體系線斷網破人散的問題,在前些年確實非常突出。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健全基層的農技推廣、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提出要求之后,這種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農業的科技貢獻率逐年提高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過改革發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供。去年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到田頭指導農民技術推廣工作,無論是人數還是力度,應該說都是歷史上空前的,也表明了這一點。二是大量的其他服務組織和體系,包括科研院所、農業大學、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其他一些專業性、企業性社會組織,發揮的作用也明顯加強。

唐仁健:

今年的一號文件突出強調農業基層推廣體系的能力,主要是兩大方面:一、做強主力軍,就是經常講的七站八所。怎么做強有兩點:第一,強調條件改善和能力建設。有三個亮點:一是我們講的“一個銜接兩個覆蓋”。“一個銜接”是要讓基層在崗的農技推廣人員工資收入水平與基層事業單位的平均水平相銜接。因為在基層事業單位五大體系中,多年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一直是非常低的,平均水平相銜接將極大地激勵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兩個覆蓋”,一個是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今年要覆蓋到所有的農業縣(市、區、場)。這個覆蓋講的主要是投入財政資金,解決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沒有工作經費的問題。一個是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要覆蓋全部的鄉鎮,這個錢是發改委的資金,主要是解決他們的辦公條件,比如說房屋、儀器設備、交通工具等等。

唐仁健:

另外一方面,文件強調要轉換機制,增強活力。要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嚴格上崗的條件,落實崗位責任等等,不是說你在這個崗位上可以端鐵飯碗。推廣的效果和條件怎么樣,也不像以前主管部門說了算,需要主管部門、鄉鎮政府、農民三方來考評。

二、做大“方面軍”。農業的科研院所、農業的大學、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等,要采取適當的政策和措施,引導他們開展農技推廣。在這方面,激勵機制很關鍵。比如說,在農業的院校、研究機構,今后要實行推廣教授、推廣型研究員制度。在財稅方面,國家將給予相應的支持政策。

金融時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問陳主任,關于中國糧食的安全問題。中國現在玉米和大豆的進口都有所上升,我想問一下這樣的國際合作在確保中國糧食安全的工作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比如說我們看到近年來一些中國的農產品公司加大了在國外項目的力度,比如在阿根廷、俄羅斯、菲律賓,這樣的趨勢今年是否會繼續?

陳錫文:

從總量來看,中國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5億7千多萬噸的糧食在全球糧食總產量中大概占到22%,而去年中國的總人口在全球總人口中大概占19%。

剛才問到玉米和大豆的進口,玉米的進出口問題我剛才已經回答了,實際上我們利用玉米轉化的農產品和農業加工制成品的出口量比進口的玉米數量要多。大豆的進口這些年來確實有比較大的增長,前年中國大豆進口是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達到了5480萬噸。去年略有下降,是5260萬噸左右。

大豆的進口應該說是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一個成功范例。由于氣候、技術、品種和運輸等方面的原因,近期中國的大豆生產的比較效益比一些主要產國要低。中國的大豆單產水平還比較低,農民種它經濟上感覺并不劃算,所以適當地增加大豆的進口,把過去種大豆的一部分土地替代出來,生產其他高產、高價值的農產品,對當前中國農村農業的發展是有利的。這種國際合作,是雙贏的。

相關閱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