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概要
2008年4月
去年,東亞發展中國家創造了10年來的最高增長速度(10.2%),給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10年來的持續改善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不過,現在慶祝還不到時候,還有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全球經濟又一次面臨考驗時刻,一方面,燃料和食品價格飛漲,另一方面,一場愈演愈烈的次貸危機席卷美國,并波及到其他國家和資產等級,接踵而來的是美元暴跌和全球貿易與增長放緩。
盡管東亞無疑會受到影響,但有理由相信東亞有能力安然渡過這場危機,不會對其前景造成嚴重損害。的確,很多事情取決于危機如何發展,而且肯定該地區的某些國家會比其他國家受到更大的影響。但是,一般地說,該地區10年來在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改革方面的投資,增加了經濟的恢復能力和靈活度,將有助于在未來一兩年應對這些挑戰。外匯儲備居于歷史最高水平,銀行不良貸款穩步減少,外債和公共債務負擔處于可以接受的水平,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有尚未使用的財政空間,實際經濟仍有發展勢頭,貿易和資金流動多元化為做出調整以適應即將到來的全球放緩提供了一些靈活度。
然而,前方的挑戰不容低估。隨著資產價格竭力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而金融機構經歷了降低杠桿債務(de-leveraging)和(或)再注資的痛苦過程,美國的危機加深。不能排除出現更多意外情況。房地產價格大跌顯示,其持續時間之長、跌幅之大可能會兩倍于股價跌勢。這也是后證券化世界上發生的第一場金融危機,在后證券化世界,大部分中介活動都是通過證券市場而不是存款機構完成的-這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化解。幸運的是,受影響國家的當局對危機反應迅速,大幅降息,提供財政刺激,并采用創新模式來注入流動性和解救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但是,即使這些干預措施有助于穩定金融系統,防止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價格和資產價值快速下跌,但金融動蕩對全球增長、貿易和資金流動的影響無疑是不利的,雖然影響面到底會有多大還十分不確定。
這種高度的不確定性使得在此刻預測對東亞的影響成為一個特別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該地區的最新數據顯示,產出和貿易的勢頭依然強勁,但這并不令人驚訝。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通過貿易和金融渠道反映出來尚需時日,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有可能感受到這種影響的全部威力。不過,即便是在2008年頭兩個月,數據顯示出貿易模式在發生調整,反映了顯露出來的趨勢,這些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更為明顯。例如,在美元貶值和發展中國家(包括東亞本身)以及歐洲持續強勁勢頭的鼓舞下,出口增長正在從美國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其他市場轉移。
此外,東亞增長的基本趨勢長期以來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的增長趨勢,即使是東亞圍繞這一趨勢的周期往往與發達國家的周期互相關聯,而且隨著東亞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關聯度會越發密切。該地區強勁的長期增長趨勢不是由世界需求的逐年波動推動的,而是由生產率、創新性、質量控制、教育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推動的。這些趨勢增長的基本來源不大可能受到金融動蕩或全球市場放緩的影響-這就意味著,在堅持審慎的經濟管理的情況下,東亞,尤其是中國能夠繼續作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極,對工業經濟體經濟放緩可能構成一股抗衡力量。
雖然美國次貸危機對東亞地區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產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美國金融動蕩產生的可能最直接和明顯的影響是整個東亞地區證券市場的暴跌,股市尤為嚴重,離岸債券市場跌幅略小。推動這種下跌的不僅僅是不確定性和外國金融機構的投資組合清倉,而且還有對整個全球金融市場風險所做的更為現實的重新評估,以及對基本投資預期收益的調整。與此同時,在充裕的國內儲蓄支持下,國內信貸繼續為投資提供資源,即使投資組合流入和國際銀行貸款逐漸減少。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股價下跌通過企業和(或)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產生傳染作用,這是東亞各國當局需要密切關注的金融部門諸多問題中的一個。
根據我們對預期貿易和金融流動的分析以及關鍵經濟變數的未來走勢,我們預測2008年東亞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與2007年相比,可能會降低1-2個百分點,降至8 ?左右。雖然增長率下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對這些國家的貧困人口來說,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很重要,但增長率仍然是很高的,比起發展中世界的其他地區仍然要高很多。當然,美國的金融動蕩可能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可能影響到這種前景-尤其是如果傳染性嚴重波及到其他發達國家-那么可能就需要進一步下調預測。但即使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大多數東亞國家的良好財政態勢給了他們緩沖影響的空間,可以通過稅收和公共支出政策來刺激國內需求。
除了增長的挑戰外,東亞國家還需要應對目前高漲的燃料和食品價格。實際上在每一個東亞國家,由于這些成本推動的壓力,通貨膨脹率都攀升到了令人不安的水平,而由于大量的資本流入,貨幣和信貸增長難以抑制。有些國家正在訴諸價格管制和其他行政措施,作為抑制通脹的權宜之計,但從較長期看,這些措施只會扭曲市場信號,鼓勵黑市出現,而且最終會被取消。在其他國家,燃料補貼已攀升到開始造成巨大財政負擔的程度。
對于東亞各國政府來說,應對食品和燃料價格高漲可能比美國金融動蕩和全球經濟放緩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從中期看,答案明顯在于提高燃料效率,強化并提高全球農業生產率,建立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但就短期而言,更大的問題是減輕對貧困人口造成的嚴重負擔。的確,該地區有些經濟體是這些大宗商品的凈出口國,因此得益于整體國民收入的增加。的確,食品價格上漲確實對農民有幫助-雖然小農戶通常是食品的凈消費者,因而受到傷害。但是,對于城鄉地區的非農業貧困居民(和小農戶)來說,他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支出是用于購買食品的,因此食品價格上漲的結果是造成他們實際收入明顯下降。同樣,雖然高油價影響到每一個人,但窮人受到的傷害相對更大。雖然這道難題沒有容易的答案或通用的解決辦法,但東亞過去也曾遇到過這些挑戰,也曾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過各種解決辦法,從有針對性的補貼到有條件的現金轉移支付到學校午餐計劃。現在需要對這些計劃再次給予考慮和重新推出,以免問題進一步激化。
《東亞經濟半年報》全文(英文)可從世界銀行網站上免費下載:http://www.worldbank.org/eapupd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