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界整體現代化的截面分析
世界整體現代化的截面分析的主要對象包括:世界整體水平、世界四種要素和空間結構(包括地理結構和國家體系等)的變化等(圖1-9)。本章第三節以2006年截面為例討論世界現代化的客觀現實,可以作為截面分析方法的一個參考案例。下面,非常簡要地討論世界整體水平和空間結構的截面分析,世界四種要素的截面分析將在后面專題討論。
(1)世界整體水平的截面分析
首先,2001年截面(表1-26)。世界平均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成熟期,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約為90%;世界前沿已經達到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展期,世界末尾處于傳統農業社會(還有少數民族的原始部落),世界平均水平大約為世界前沿水平的46%。
其次,1980年截面(表1-26)。世界平均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約為80%;世界前沿已經達到第一次現代化的過渡期,世界末尾處于傳統農業社會(還有少數民族的原始部落),世界平均水平大約為世界前沿水平的58%。
其三,1960年截面(表1-26)。世界平均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起步期,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約為53%;世界前沿已經達到第一次現代化的成熟期,世界末尾處于傳統農業社會(還有少數民族的原始部落),世界平均水平大約為世界前沿水平的53%。
其四,1900年截面(表1-25和表1-26)。世界平均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起步期,世界前沿已經達到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世界末尾處于傳統農業社會(還有少數民族的原始部落),世界平均水平大約為世界前沿水平的41%。
其五,19世紀截面(表1-25)。1870年截面:世界前沿的工業增加值比例已經達到25%,城市化率達到22%,成人識字率達到69%,世界末尾處于傳統農業社會(還有少數民族的原始部落)。1820年截面:世界前沿的工業增加值比例已經達到25%,城市化率達到12%等。
其六,18世紀兩個截面(表1-25)。1750年截面:沒有系統數據。1700年截面:世界前沿的城市化率達到11%,人均GDP的世界平均水平大約為世界前沿水平的58%。
(2)世界地理結構的截面分析
首先,2001年截面(表1-29)。歐洲有14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11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美洲有4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2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亞洲有4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4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大洋洲有1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1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非洲沒有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沒有國家屬于發達國家。
其次,1980年截面(表1-29)。歐洲有6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11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美洲有2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2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亞洲有1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2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大洋洲有1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1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非洲沒有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沒有國家屬于發達國家。
其三,1960年截面(表1-29)。全世界沒有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大部分國家處于第一次現代化或傳統農業社會。歐洲沒有國家處于傳統農業社會,有11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美洲有1個國家處于傳統農業社會,有2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亞洲有8個國家屬于傳統農業社會,有1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大洋洲有2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非洲有22個國家屬于傳統農業社會,沒有國家屬于發達國家。
其四,190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水平的地區排序是:西方衍生國、西歐、南歐、東歐、拉美、亞洲和非洲;南歐和東歐相當,亞洲和非洲相當;非洲水平約為西歐水平的16%。
其五,19世紀截面(表1-28)。187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水平的地區排序是:西方衍生國、西歐、南歐、東歐、拉美、亞洲和非洲;非洲水平約為西歐水平的22%。182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水平的地區排序是:西歐、西方衍生國、南歐、拉美、東歐、亞洲和非洲;非洲水平約為西歐水平的34%。
其六,18世紀兩個截面(表1-28)。1750年截面沒有統計數據。170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水平的地區排序是:西歐、南歐、東歐、亞洲、拉美、西方衍生國和非洲;非洲水平約為西歐水平的39%。
(3)世界現代化的國際體系的截面分析
首先,2001年截面(表1-31)。依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在131個國家中,發達國家有18個,約占14%;中等發達國家有21個,約占16%;初等發達國家有42個,約占32%;欠發達國家有50個,約占38%;發展中國家約有113個,約占86%。
其次,1980年截面(表1-31)。依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在110個國家中,發達國家有17個,約占15%;中等發達國家有13個,約占12%;初等發達國家有41個,約占37%;欠發達國家有39個,約占35%;發展中國家約有93個,約占85%。
其三,1960年截面(表1-31)。依據第一次現代化程度分組,在107個國家中,發達國家有16個,約占15%;中等發達國家有22個,約占21%;初等發達國家有29個,約占27%;欠發達國家有40個,約占37%;發展中國家約有92個,約占86%。
其四,1900年截面(表1-30)。根據人均GDP指數分組,在104個國家中,經濟發達國家有15個,約占14%;中等發達國家有12個,約占12%;初等發達國家有25個,約占24%;欠發達國家有52個,約占50%;發展中國家約有89個,約占86%。
其五,19世紀兩個截面(表1-30)。187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指數分組,經濟發達國家約占12%,中等發達國家約占13%,初等發達國家約占20%,欠發達國家約占55%,發展中國家約占88%。182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指數分組,經濟發達國家約占13%,中等發達國家約占14%,初等發達國家約占43%,欠發達國家約占30%,發展中國家約占87%。
其六,18世紀兩個截面(表1-30)。1750年截面沒有統計數據。1700年截面:根據人均GDP指數分組,經濟發達國家約占13%,中等發達國家約占36%,初等發達國家約占19%,欠發達國家約占33%,發展中國家約占87%。
(4)世界現代化的人口結構的截面分析
關于世界現代化的人口結構的截面分析,這里僅以2001年等3個截面為例。
首先,2001年截面。依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2001年發達國家人口約占13%,中等發達國家人口約占8%,初等發達國家人口約占38%,欠發達國家人口約占41%。依據現代化指數和階段分析,2001年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人口約9.4億,約占16%;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約47.6億,約占80%;處于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口約2.1億,約占4%;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約9.6億,約占16%。
其次,1980年截面(圖1-14)。依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1980年發達國家人口約占15%,中等發達國家人口約占4%,初等發達國家人口約占41%,欠發達國家人口約占36%。依據現代化指數和階段分析,1980年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人口約3.7億,約占9%;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約37.4億,約占87%;處于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口約1.8億,約占4%;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約7.8億,約占19%。
其三,1960年截面(圖1-14)。依據第一次現代化程度分析,1960年發達國家人口約占20%,中等發達國家人口約占6%,初等發達國家人口約占39%,欠發達國家人口約占35%。依據現代化指數和階段分析,1960年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約2億,約占7%;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人口約18.5億,約占67%;處于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口約9.2億(包括中國人口在內),約占33%。1960年沒有人口進入第二次現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