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應高度重視中國經濟增長存在的問題
當前最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日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增長的內部正積累著日益嚴重的結構問題。這些問題能否穩妥地得到解決,將直接影響中長期內能否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1、支出結構:高投資、高出口、低消費
中國以高投資形成的產出,在內需有限的背景下,只能大量地通過出口予以消化,這使得中國消費率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國內消費需求長期不振。與各國比較,中國目前的投資率也明顯偏高,消費率明顯偏低。這種支出結構的風險是,一旦國外需求大幅下滑,勢必造成大量的產能過剩,企業盈利下降直至面臨關閉風險,帶來失業增加、經濟衰退。
2006年以來,居民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引起了汽車、住房消費的升溫,消費支出結構趨于改善;高投資勢頭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反彈壓力猶存;同時,出口增長仍然很快,貿易順差過快增長成為當前推動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如果中國的生產成本逐漸上升,跨國企業的國際戰略改變,中國經濟特別是工業生產將會變得更為脆弱。
2、收入結構:政府與企業收入增幅相對較高,居民收入占比較低
在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背景下,中國職工工資增長水平相對較快。有資料顯示,過去15年中國的工資上漲是全世界最快的。盡管如此,本輪經濟周期以來,中國稅收與企業盈利大幅增長,居民收入增長仍然遠低于政府與企業的收入增長。
這種收入分配結構下,由政府和企業投資主導的高投資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撐。但是,在新的體制下,我國的醫療、社會保障尚未建立起來,受財富效應和未來收入預期影響,居民消費支出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3、行業結構:第二產業占比增加,第三產業發展不足
中國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這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第三產業長期以來發展不充分,與全球平均水平差距較大。2006年中國第三產業占比僅為39.4%。近年來隨著中國商品貿易的迅速發展,第二產業比重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2006年接近了50%。總體上,中國產業結構仍不合理,重工業化趨勢明顯,這顯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仍然處于較低端的地位。過度的工業化將對知識經濟和技術創新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為知識經濟更多地需要依賴于第三產業的活躍和發展。
實際上,由于資源稟賦和國際分工的差異,全球經濟增長的結構必然存在差異,但是中國是全球第三產業比重過低的為數不多的國家之一。在產業結構上,發達國家已經普遍以第三產業為主,制造業的低附加值環節已經較大程度地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中,東亞國家承接了大量的制造業分工,中東、非洲和俄羅斯則主要依賴本國資源條件,在初級產品開采等產業取得較大發展。目前,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發達國家普遍在70%以上,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在50%左右。
4、區域結構:東部發展迅速,中西部發展滯后;城鄉發展差距拉大
東部先發展,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但是長期保持這樣的格局也帶來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東部地區GDP占全國GDP的比重從51.2%上升到了60%,中部地區從29.6%下降到了23%,西部地區從19.2%下降到了17%。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未能有效提升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崛起戰略起步晚,也導致中部地區GDP在全國的比重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同時,中國城鄉發展差距拉大。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到2006年這個差距已經達到3.3比1。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估計,中國的基尼系數已從1993年的0.407上升到2004年的0.47,接近拉美地區水平,超過了國際警戒線。區域結構發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分配失衡,其風險不容忽視,因為它不僅影響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而且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對經濟發展形成威脅。
5、投入-產出結構:高消耗與低附加值產出并存
中國具有低人力成本優勢,缺少技術創新。中國成為全球加工制造大國,造成了資源和能源消耗過多。而且,為了使產品保持長期的低成本優勢,生產企業削減成本,在環境治理、勞工福利、安全保護、產品質檢、知識產權研發等方面投入不足,不利于長遠發展。
中國能源資源人均擁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但是,中國能源消耗遠遠高于世界水平。2005年,GDP僅占世界的5.0%,消費的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水泥分別占全球的7.4%、41% 、30% 、27%和40%。單位GDP能耗大約是日本的7.20倍、美國的3.52倍、印度的1.18倍,全球的3.28倍。
由于在全球產業分工中處于低附加值的鏈條,生產利潤實際上大部分被國際資本和專利技術拿走,本國居民留下的是勞動力報酬低、消費低和生活環境改善緩慢,整個社會福利損失較為嚴重。在高投入—低附加值產出—低消費的增長模式下,經濟發展將日益受到資源、環境的約束,從而制約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四、未來兩年展望:中國經濟與全球同步放緩
總之,全球經濟正在面臨周期性調整的風險,會與中國經濟產生一定的共振效應。同時,中國經濟近30年來持續高增長的背后,積累了一系列結構問題,從長遠看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領域面臨的種種矛盾和壓力,根本原因也是上述問題的綜合體。這些結構問題,是在中國特殊國情和國際分工體系演變下經過長期積累形成的,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形成挑戰。
本屆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結構問題的嚴重性,積極穩妥地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做出了許多重要的規劃和決策。比如,擴大內需,加強中西部地區的投入和開發,征收各種資源稅,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在教育、社會保障、科研等事業上加大投入,加快資本市場的建設和完善,引導資金和資源的配置;加快各項宏觀政策的協調,走向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等。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在發生的新形勢和新變化,也是有利于社會經濟長遠發展的利好因素。只要中國能夠穩步地推進改革開放,對內保持穩定的社會局面,對外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中國經濟在未來可以維持較高的增長。
近期國際經濟發生著風云變化,尚未對中國經濟產生明顯影響。2007年以后股市持續向好,財富效應推動消費繼續增長,2008年又適逢奧運會舉辦帶來更大的拉動效應,因此2007年和2008年會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而且,借助奧運會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帶來的綜合影響,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穩步回落,質量和結構更趨改善,走向更為平衡的增長模式,為未來20年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奠定基礎。2008年以后,奧運經濟效應減弱,全球經濟走向中度的調整,中國經濟也隨之穩步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