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后期總體形勢積極向好,但經濟回升的基礎不穩定、不牢固;經濟運行中局部性、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外需不足依然嚴峻,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的任務仍相當艱巨。
一、有通脹預期,但不會轉化為現實通貨膨脹
雖然社會對我國CPI存在種種質疑,認為目前的CPI不能代表價格總水平,但目前世界各國都是以CPI的變化來衡量價格總水平的變化,而國內除了CPI外,零售物價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生產資料出廠價格、GDP平減指數都難以代表價格總水平,因此,本文仍將CPI作為通貨膨脹的指標。
前三季度CPI、PPI同比分別下降1.1%和6.5%,其中9月份分別為-0.8%和-7%,這已經是今年以來CPI連續8個月、PPI連續9個月負數運行,從傳統的通脹定義和成因上分析,今年或明年內發生通脹的可能性不大,但為什么社會上存在強烈的通脹預期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全球經濟加速復蘇,總需求擴張拉動物價回升;二是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催生全球性通脹威脅,國內市場上貨幣投放量很大;三是近期國際市場石油、黃金、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升;四是國際熱錢再次涌入我國,以樓市和股市為代表的資產價格依然維持高位運行,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通脹預期雖然存在,但從當前的現實來看,不可能轉化為通貨膨脹問題,預計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將會出現“有預期無通脹”:第一,從CPI數字上看,1—9月份CPI同比下降1.1%,8、9月份環比雖然出現了上漲(分別為0.6%和0.4%),但主要是由于豬肉和鮮菜漲價引起的,是非趨勢性價格上漲。第四季度糧食、豬肉供給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漲價動力不是十分充足。如果再考慮到第四季度存在的翹尾因素,平均到全年為-0.2%,即使第四季度CPI轉正,幅度也不會很大。預計2009年CPI將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V”型形態,全年漲幅在-1%—-0.7%之間,不存在通貨膨脹問題。第二,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破壞力巨大,主要經濟體受損嚴重,元氣大傷,全球經濟發展將經歷相當長的低增長期,預計經濟復蘇的可持續性增長速度難以有效超越潛在增長率,而國內大多數商品當前都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從經濟增長規律和商品供求上看,不存在發生通貨膨脹的基礎。
二、2010年價格漲幅應在1%—2%之間,不會超過3%,仍屬溫和的上漲
2010年,世界經濟復蘇勢頭將會更加明顯,而我國經濟也將隨著投資增長的延續,消費的穩定增長,外需的明顯改善而繼續保持強勁的復蘇趨勢,尤其是新開工項目的大量增加和出口的改善可能使我國經濟在2010年出現超預期的增長,預計將超過9%,與潛在的經濟增長能力基本相當。在此推動下,2010年的新漲價因素要比今年多,但由于多種因素的掣肘,推動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力量不存在,即使加上翹尾因素由負轉正影響,在正常的情況下2010年價格總水平漲幅應在1%—2%之間,不會超過3%,仍屬于溫和的上漲。
1.國內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無明顯的短缺現象發生,價格將會保持基本穩定。從供給方面看,在國家支持糧食、肉類生產政策支持下,如果不出現全國或較大范圍重大自然災害和疫情,食品價格不會出現較大波動。消費類工業品生產過剩的局面不會改變,價格仍會處于下降通道中。教育、衛生等公共產品的供給也會大量增加。從需求方面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需求可能停留在2009年的水平或出現緩慢增長,國內消費需求會繼續增長,但也不會出現突發性較大增長。
2.成本雖然有上漲的動力,但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首先,資源、環境價格上漲要求雖然強烈,但競爭性行業的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受到市場競爭制約,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壟斷性行業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受到政府管制,也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其次,勞動力價格受經濟處于不穩定狀態,就業壓力大、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的影響,總體上很難提升。再其次,目前國際海運價格與前幾年相比都處于較低水平,國內運輸工具價格受到政府管制,再加上各地清理道路亂收費,運輸成本難以出現大幅上漲。最后,原材料、動力價格受整個世界復蘇前景不明朗的影響,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3.居民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影響消費能力的提升,從而制約消費價格的上漲。自1997年以來,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就一直在向企業和政府傾斜,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不僅低于企業利潤、政府財政收入增長速度,總體上還慢于GDP的增長速度。在不改變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對未來預期支出增加的前提下,即使2009年、2010年貨幣供給大量增加,居民總體收入有所增加,居民消費也不會出現超常增長,因此不會推動消費價格的大幅上漲。
4.國際市場對國內市場價格影響不大。首先,我國糧食已經連續6年獲得豐收,增產已成定局,再加上高庫存,在不發生突發事件的前提下,基本可保障國內供給,糧食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在此基礎上,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波動難以對國內食品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其次,受全球經濟處于復蘇階段難以大幅增長和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的影響,國際市場對我國消費類工業品進口乏力,一些原來出口的工業品反而進入國內市場,加大國內市場價格下降壓力。
三、2010年需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價格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2010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重點注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增加出口和消費需求,努力搞好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關系,并做好“促增長”、“調結構”和“防通脹”的平衡工作。
一是關注價格的結構性變化。2010年由于市場供給充裕,不會出現商品價格的全面上漲,但不排除一些壟斷性行業商品、資源性商品、過度依賴外部的商品以及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影響的商品等可能會出現局部性、階段性的較大波動,對此應有所警惕。
二是關注生產資料價格的變化以及對國內企業運營的影響。我國的生產資料價格的變化與GDP變化的相關性很強,在經濟較快增長時,必將伴隨著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如果2010年經濟出現9%以上的增長,生產資料價格可能出現明顯的上漲。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工業企業將面臨由于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的困難。
三是關注價格的長期穩定。2010年價格總水平的平均漲幅可能不是很大,但在巨額信貸以及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下會對后期(2011年)的價格走勢產生較大的影響。
四是保障食品特別是糧食和豬肉生產的穩定增長。不管今年糧食生產增加量多大,庫存增加多少,2010年都不應放松對糧食增產的支持,應以價格、儲備、出口等多項政策的結合支持糧食產量的穩定增長。對于豬肉,應以價格政策與國家儲備政策結合,保障生產量的穩定及與需求間有一定剩余,以防出現自然災害、疾病等原因導致的減產致使價格大幅上漲。(劉滿平作者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