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亮點4
廣州新領事館區落子南沙
在南沙新區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個更加開放的特區即將破殼而出。
《規劃》提出,南沙新區要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推進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攜手港澳臺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建設與東盟、印度洋周邊國家、英聯邦國家和葡語系國家在投資貿易、文化旅游、臨港經濟等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拓展與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國際經貿合作,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規劃》甚至明確給南沙新區下了這樣的任務:營造相互包容、彼此尊重、和諧相處的城市文化氛圍,吸引國際組織、知名機構進駐。規劃建設廣州新領事館區。在國家主管部門的總體統籌和規劃下,積極主辦或承辦大型國際性會議以及商業旅游、展覽、論壇、體育賽事和大型文化活動等對外交流事項,攜手港澳共建多功能、高層次的國際交流平臺,建設我國南方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
亮點5
圍填海計劃指標給予傾斜
可以預見,南山新區的未來開發,將大打“海洋經濟牌”。
《規劃》提出,依托南沙新區豐富的海洋科技資源,吸引內地與港澳各類涉海科研資源在南沙集聚,推進海洋生物資源綜合開發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高我國海洋綜合利用能力。
對此,國家層面賦予南沙新區在海洋管理領域的先行先試權,包括推進海域資源市場化配置進程,完善海域使用權招拍掛制度,探索建立海域使用二級市場;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不破壞海岸帶、海域和海洋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下,嚴格執行圍填海計劃,統籌海島保護、開發與建設;對重大項目用海的圍填海計劃指標給予傾斜。
此外,允許南沙新區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區域按照相關政策依法申請使用海域,優化申報程序,探索用海管理與用地、供地管理銜接試點。
圍填海計劃指標給予傾斜意味深遠。南沙陸域面積雖然超過800平方公里,但伴隨市場資源的集聚,土地瓶頸遲早會遇到。
“對于珠三角這樣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區,大規模的填海造地有其必要性。目前廣深的城市人均用地面積大概只有0.2畝,遠低于聯合國人均用地標準。”省地質調查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室主任支兵發說,“現在的問題是怎么科學地填海,怎樣將其影響降到最小。”
有觀察人士認為,填海帶來的生態影響不容忽視,但填海用地帶來的規劃整合難度小,規劃控制執行力強,很容易做到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規劃建設。
亮點6
試點建設用地審批改革
伴隨南沙工業化、城市化的高速推進,土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結構調整壓力凸顯。記者看到,《規劃》推出一系列土地管理政策創新破解難題。
政策優惠包括支持南沙新區開展土地管理改革綜合試點。在符合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布局和時序安排;國家在編制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時,根據南沙新區建設實際,給予適當傾斜;在南沙新區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評估和適時修改試點,強化規劃實施的動態管理。
同時,緊緊抓住建設用地審批這個“牛鼻子”,支持南沙新區開展建設用地審批改革試點,形成試點方案后報國土資源部同意后實施。
目前,南沙新區既有城市建制,又有農村建制,擁有一定量的耕地和基本農田。對此,《規劃》提出,南沙新區經國務院批準調整用地規模涉及減少耕地和基本農田,必須進行占補平衡和補劃。但這一調整可放在全省范圍內平衡,確保廣東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即可。
此外,《規劃》提出,在保障河口地區泄洪納潮安全和不破壞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可依法適當圍填水域,科學合理有序利用灘涂資源。
亮點7
探索特定地塊租賃開發
金融業歷來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未來數年,南沙新區有望強化區域金融中心地位。
《規劃》提出,根據南沙新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將由財政部、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南沙新區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強粵港澳金融合作,穩妥開展金融業綜合經營、外匯管理等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支持南沙新區在內地金融業逐步擴大對港澳開放的過程中先行先試。
同時,支持港澳金融機構根據CEPA優惠措施及相關法規規定,在南沙新區設立機構和開展業務。鼓勵和支持在南沙新區新設金融機構,開辦期貨交易、信用保險、融資租賃、信托投資等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機構在南沙新區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合資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和合資基金管理公司。鼓勵港澳保險經紀公司在南沙新區設立獨資保險代理公司。
在CEPA框架下,南沙新區將深入探索港澳人士參與南沙新區開發建設的形式和途徑,研究建立南沙新區開發高級顧問機構。
此外,爭取在外資進入門檻、股權比例、業務領域、市場范圍等方面對港澳開放,實現與港澳服務貿易的自由化。探索特定地塊租賃開發、商業機構獨資和合資合作開發等多種合作形式,研究港澳市場主體參與南沙新區開發建設的便利化投資機制,共同設立重點合作園區開發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