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楊威
憑中學校長的一紙推薦信,學生便有機會免試參加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面試,合格者在高考錄取時可享受降30分進入北大的資格。這條消息剛在媒體上露面,便引得網上一片沸騰。
新浪網對此發起的網上投票兩天就吸引了13000多名網友參加,結果顯示,反對這一改革方案,認為“實名推薦制對多數人不公平”的網友占到69.9%;支持這一方案,認為“可以彌補高考選拔人才機制不足,發現高素質學生”的占23.0%;另有7.1%的網友表示“不好說”。
一項新的招生錄取方案尚未正式實施,就引來如此強烈的關注,是因為它觸及了這個社會最敏感的神經——高考。
有理由相信,北大推出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此次北大對自主招生渠道的改革,所針對的正是多年來高考錄取模式的種種弊端。在正式公布這一方案之前,北大先期已在上海試點。新華網的一名網友表示,想法是好的,但要視乎北大的審核制度,以及中學校長的素質與良心了。“但愿這個辦法能夠健康運行,搞好了有利于人才選拔。”
不過,就目前的社會現實來看,把人才選拔自主權交到部分省市中學的校長手中,能讓人放心嗎?新浪網一名網友就認為,以前保送生也要中學蓋章,沒有校長同意能蓋嗎?但保送制度后來變成了什么樣子?信校長不如信考分!
一項制度好不好,人們評判的唯一標準就是實踐檢驗。盡管高考有過很多“看上去很美”的加分、保送制度,但若干年后,加分政策被指成為權貴盛宴,自主招生也時有丑聞爆出。雖然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學校長向大學推薦優秀學生、大學教授向用人單位推薦學生的現象很普遍,但在當下中國,把推薦的權力交給校長,誰又能保障他們不為權錢而動?
“這種事情見得多了。我們校長兒子就是這么走的。”騰訊網網友“泡沫”對此這樣抱怨。人民網的網友“上海老紹興”也擔憂,這樣的改革,會改掉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革”出利益輸送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