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2425萬人因旱飲水困難 北方旱情露頭 駁旱區人員外逃說法 -國土部成首個公開預算中央部委 3月經濟數據是貨幣政策方向關鍵 -中印應加強合作 互相取長補短 合作方式解決貿易摩擦 實錄上/ -中石化轉讓地產資產 50%股權掛牌價僅1元 回應:符合法定程序 -必和必拓宣布勝利 日企接受鐵礦石價飆漲90% 中國鋼企仍不放棄 -央行進一步收緊房貸:統一執行二套房四成首付 多地現一房難求 -俄鎖定3疑犯搜捕21名"黑寡婦" 或考慮重啟死刑 公布襲擊者照片 -國土部:去年住宅均價漲25.1% 統計局:不會將房價直接納入CPI -常州問題疫苗企業疑似復工 曾生產甲流疫苗 藥監局:尚在調查中 -王家嶺礦難排水1.5萬方 被困者無音信 傳被困實際人數超260人
首頁>>2010中印發展論壇>>論壇傳真
2010中印發展論壇(下)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31 日 
關鍵詞: 中印 中印發展論壇 中印關系 中國 印度 中印建交60周年 雙邊貿易 貿易多樣化 經濟發展 中印經濟交流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主持人 王剛毅: 感謝龔曉峰副會長的精彩發言,他以眾多的數字、政策的解讀,給我們展示一幅中國和印度IT產業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合作現狀,以及在今后發展的一些潛力。實際上IT行業在整個中印兩國之間的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方面只是一個部分,多年以來,印度駐華使館在促進兩國經濟交往和貿易全面發展的過程當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下面我們就有請印度駐華大使館經濟與商務處的一秘高志遠先生來發言。

2010-03-30 14:04:18

高志遠: 尊敬的王剛毅先生,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中國和印度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跟過去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經濟方面的變化,中國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2008年的貿易額即使在進入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仍然達到了430億左右,今年前幾個月已經達到了90億,兩個國家之間現在已經能夠估計2010年兩國貿易的目標,印度和中國的公司在全球市場上也有密切合作,很多的印度IT公司在中國有很多投資,還有在金融、證券交易中發揮了作用。印度銀行在中國公司有投資,而且有各種各樣的牌照可以進行人民幣的交易活動。中國的公司也在印度有很多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很多印度的項目都是幾百萬、上十億、上百億的大項目,都給予了中國的公司,兩國之間的貿易額是非常巨大的。我們感覺兩個國家都能在今年達到600億美元的貿易額,經濟的合作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特別是最近幾年,從表面上看,兩個國家之間有貿易的逆差,特別是對于印度的逆差,使得印度感覺到了對于中國貿易的一些誤解,特別是對于中國市場準入等方面的誤解。在印度有很多制造業、建筑業等等有很多發展,但是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印度國內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印度對中國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斷上升。然而,很多印度的產品無法進入到中國來,而且也無法完全打開中國的大門。如何能夠解決印度這些公司進入中國的問題,因為問題很復雜,所以沒有簡單的答案,兩個國家之間所面臨的問題是非常復雜的,簡單的答案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2010-03-30 14:05:15

高志遠: 印度不應該等待問題的解決,而應該更加主動,比如說更多地與中國進行接觸,來推動對于復雜產品的貿易、關稅的問題能夠更加方便地解決。有一些印度公司,比如說鋼材行業,應該更加積極地介入到中國采購招標當中,很多印度本地公司,比如一些技術公司和知識企業也應該更多地參與到中國的國家建設當中。今天有很多印度的IT公司在中國有很好的發展,印度的IT公司在簽證方面、稅法等方面也有他們的憂慮。印度的IT公司有很多人才在國際的大公司工作,特別是我感覺,印度很多專家人才也有機會,也應該能夠進入中國的很多國有企業來工作。我們認為,這對中國和印度應該是合作共贏的。印度進入中國的企業,也應該從中國快速的發展中分一杯羹。他們的挑戰就是,如果中國和印度的銀行能夠建立起好的關系,將能夠大幅度減少兩個國家企業之間經商的成本。現在有很多中國的銀行在印度有分行,我們看中印兩國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潛力,如果雙方能夠合作起來,將共同促進兩國之間經濟的發展,包括擴大貿易。比如說醫藥行業,印度很多醫藥公司也希望能夠進入中國的市場,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比如他們的一些配方或者藥品,進入中國市場需要很煩瑣的注冊手續等等問題,都需要我們未來共同探討。

2010-03-30 14:08:47

高志遠: 在過去幾年,印度也希望推動一些水果、蔬菜,還有豬肉等等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也是非常緩慢的。過去4到5年,我們進行了很多探討,只有4到5種產品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政府也在關注這個問題,希望有更多的印度水果、蔬菜能夠進入中國的市場。然而,印度市場對于中國的產品卻是敞開大門的,我們希望能夠建立在商業合作方面一個新的關系,能夠使雙方的國家有更加開放的胸懷,來迎接兩國之間的貿易發展。如果中國和印度能夠各自發揮比較優勢,我們非常歡迎中國的工程企業在印度做項目,但是我們希望,中國在印度做項目的時候考慮到本地的情況,和諧地完成我們的項目。我鼓勵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有更多的貿易發展,但是希望兩國特別是商業界有更和諧的合作關系。

印度方面,我們希望中國的決策者越來越認識到印度市場對于中國的產品和服務所展示的非常慷慨的胸懷。我們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夠發展得更快。如果想要達到共同的合作,我們應該更多地相互接觸、相互了解。非常感謝大家聽我的發言。

2010-03-30 14:11:47

主持人 王剛毅: 感謝高先生的發言,在他的發言中我有兩個比較深刻的印象,第一,在一線,在印度駐華使館,每天處理大量的中國企業和印度企業之間的關系,他肯定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需要我們雙方都進一步努力去解決的問題。所以,在他的發言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問題和具體需要努力的方向。但是我印象更為深刻的就是,像他的中文名字所反映的那樣“高、志、遠”,他的眼界是比較高的,同時有志于兩國經貿關系進一步發展。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以掌聲對他的發言再一次表示歡迎。

2010-03-30 14:13:43

主持人 王剛毅: 中印兩國人民直接交往有很多很長的歷史,但是近期以來這種交往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也有進一步擴大的需要,但是不管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往達到了一種什么樣的程度,媒體在任何時候都扮演著一個非常獨特而重大的角色,他的責任也十分的重大。兩國的媒體,我想應該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用客觀、公正的態度來報道對方。下面,我們就進入今天下午論壇的第二個主題討論:中印相互理解與媒體的責任。首先,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馬為公先生發言。

2010-03-30 14:28:52

馬為公: 尊敬的各位來賓,我來自中國語種最多的媒體,61種語言對世界傳播中國信息的媒體,它叫做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我很高興擁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各位來交流我們媒體應該在兩國交流中間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一本書,美國作家叫托馬斯·弗里德曼寫的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我讀過,對他的觀點我不是完全贊同,我倒是贊同翻譯者說的一句話,譯者在后面有一個叫“譯后感”,就是翻譯以后寫了一個最后的翻譯后的感想,他說我覺得世界還不平,是崎嶇的,像山路一樣。但是這本書不管它的觀點怎么樣,中國人從這本書里聽到了一個名字,叫“班加羅爾”,因為這本書里用了大量的篇幅談到了班加羅爾,印度這個軟件城市,有人把它稱作“印度硅谷”的地方。大家想一想,當我們知道班加羅爾的時候,只有冠上了硅谷的名字,人們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它是什么樣的地方。

2010-03-30 14:30:19

馬為公: 我們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十年來了解印度通過什么呢?幾十年前是通過美麗的印度電影來了解印度,電影里的歌舞很多人很喜歡。

今天中國人了解印度是通過什么呢?我認為主要是通過傳媒,像我們這樣的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同語言之間、不同民族之間去搭一個橋梁,這就是我們今天中國人了解印度只要通過大媒體,大多數至少是這樣。因為畢竟有機會到印度親眼看一看的人很少。我在世界走了近五十個國家,但是我遺憾的是還沒有去過印度,還有很多很多的中國人可能還沒有去過印度。那么,我們了解印度還是通過電影、文學作品,通過媒體,大家想想媒體多么重要。

2010-03-30 14:32:59

馬為公: 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直接從印度媒體看到的信息有多少呢?我們中國的媒體又報道了多少關于印度的信息呢?我們看到了大量的有關印度的報道來自什么地方呢?CNN、BBC等等,就是這些媒體。西方國家的主流媒體,應該說是世界信息傳播中間的主流,但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現象,就是對中國、對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對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發展中的大國、人口大國,西方媒體關注的不是班加羅爾的軟件業發展得如何,不是印度的經濟發展又有了什么樣的新的奇跡發生,印度的國民生活又有什么樣的改善,他們一定是關注恐怖襲擊事件,他們一定關注著哪個地方發生了什么問題,哪里又有了災難。因此,如果把西方媒體有關中國的信息或者把西方媒體有關印度的信息集中起來看,My god!你會嚇一跳,這個國家怎么啦了,怎么這么多問題。但是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國家的一部分,即便是事實,因此我認為對一個國家,媒體去反映一個國家的時候,應該是全面、客觀和公正的,這也就是剛才主持人說到的,我們要談一談媒體應不應該有的社會責任。

2010-03-30 14:33:43

馬為公: 今天上午我聽到Karan Thapar先生有一個精彩的發言,他是我們新聞媒體的,是電視臺的主席,我很尊重這位先生的發言,他特別談到了,他說我希望離開的北京,我帶走的印象不僅是北京美麗的建筑,更希望對中國有關他不理解的中國問題能夠有一些答案。我可以坦白地告訴你,你一定會失望,Why?為什么?因為你在這兒時間太短了,你第一次來北京只呆幾天,用幾天的時間想了解一個很復雜的中國,不是很容易的。因此,你帶的印象一定是美麗的北京城和帶回你腦子里存在的問題。但是沒關系,你一定要再來,我希望你有機會去看我的電臺和我面對面交流,這是我想談的第一個觀點。

2010-03-30 14:35:12

馬為公: 下面,我想談我的電臺,我所從事的這個行業,我不是學印語的,我非常遺憾的是,今天我在這兒沒有聽到印第語,因為我電臺有五十年的印地語廣播,因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歷史有六十年了,今天這個電臺有61個語種,其中有10個語種是近十年來才增加的。大家都知道BBC、VOA都在減少他們的語種,我們在增加,為什么?我們沒有病,我們一定在想為什么要增加語言,我們認為,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而通過我們熟悉的語言,我們叫做母語去溝通,又是最好的橋梁。我們和印度朋友去溝通,大家都在講英語,如果我們都在印地語,肯定很棒。我是講阿拉伯語的,但是我不會講印地語,我希望至少能會幾句,能和印度朋友有更好的溝通。因此,語言是我們溝通的重要的工具,沒有這種語言的溝通,難以達到我們相互之間更好的理解,甚至于你生活在中國很長時間,你也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看到北京,它不是中國,它是北京,在中國依然有貧困,依然有非常遙遠的沙漠地區,生活很貧困的人民,這些綜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因此,我們這么多年來所做的一件事,去年的時候我們使館的朋友,印度駐華使館的朋友也參加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印地語開播五十周年的慶典。我們請了不少朋友,好象我印象中周剛大使和夫人也出席了我們的活動。但是中國人有一點很重要,我們中國人認死理,而且特講歷史,比如說中國是有悠久文化歷史的,今天早上很多朋友,包括周局長在演講中間談到中華文明,談到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文明,談到恒河流域的文明,談到這些的時候,我們是應該引以為驕傲的,這些東西是不能忘記的。去年做了一件事,我們用了網絡媒體做了一次評選活動,在中國人中間去評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了,你認為你印象最深的和你評選的十個國際友人,大家想想十個國際友人評選下來就有一位印度人,他叫柯棣華,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柯棣華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份量。我們把柯棣華先生的兩個妹妹,80多歲了,從印度的孟買請到了北京,我們還把她們送到了大連見到了柯棣華先生現在90多歲的遺孀,讓她們見了面,我們授給她們一個柯棣華的紀念章和獎牌。我們為什么做這個事?我們也想讓中國人知道,我們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國離不開世界,離不開世界上的許許多多的友人,我想也包括印度朋友在內。

2010-03-30 14:36:30

馬為公: 所以,我認為我們記住歷史,不是一件壞事,我們講友誼,是一件好事,中國和印度之間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我們為什么要去忘掉它?我過幾天要到日本去,我連續幾年參加了一個叫中國媒體和日本媒體中間的對話的活動,我發現我們在對話一開始的時候就吵起來了,我們的觀點很不一樣。但是到去年我們發現我們坐在一起沒有話說了,為什么?因為大家彼此都開始了解了,但是4月4日我又要去日本東京,我相信今年我們有新的話題,因為我們兩個國家又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與去年不同了。所以,我參加過中日對話,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參加中印對話,而這個對話是媒體間的對話,我們認為媒體是承擔著很沉重的社會責任的,對中國印度關系的發展我們有責任,我們報道什么,如何去報道。因此,我們有必要和朋友間、和我們的同行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希望大家記住我的這個愿望。謝謝!

2010-03-30 14:41:07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孫士海:中印需建貿易糾紛仲裁機制 力爭摩擦最小化
鄧俊秉周剛:不遺余力推動中印兩國之間的友誼
龔曉峰:中印經貿存在很強的互補性
高志遠:正確看待中印貿易摩擦 媒體需真實報道
印<商業標準報>副總編:中印可改變世界趨勢 應加強合作
印企業界人士:中印在投資環境方面有很多相似性
印度駐華記者:中印媒體應更好溝通、更加開放
田薇:媒體應更專業更真實 推動中印關系發展
鄧俊秉:推動中印友好交流與和平發展四點建議
CNN-IBN副主編四建議給媒體 促進消除中印雙方誤解
龔曉峰:中印IT產業合作前景
高志遠:中印應合作共贏 今年貿易額或達600億美元
CRI副總編馬為公談中印交流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
胡俊凱:后危機時代新興國家媒體的責任
李家明:增進中印兩國間了解 網絡媒體有三優勢
圖片新聞:
中國邀各國參觀水壩 湄公河大旱與中國無關(圖)
長三角核心城市群新增6城市 合肥與馬鞍山加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