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饑餓的2.0版導致了物質化
我自爆一個料:出門辦事,我通常先要落實好吃飯的地方心里才踏實。我自己知道,這個“病根”是小時候吃不飽飯落下的。我的一位同齡朋友還不如我,小時候家里窮,他經常沒飯吃,一個和他家關系不好的鄰居故意在面前吃得很香。他說,至今只要閉上眼,他依然還能清晰地聞到那個香味、聽到那個咂巴咂巴的聲音。
實際上,鄰居吃的也就是稀飯和咸菜。他說,因為這個緣故四十歲之前非常討厭咸菜,奇怪的是四十歲之后,突然間吃咸菜感到很溫馨了。
有研究表明,一個社會對物質的總體態度和饑餓感有密切關系。最近法國一家調查機構的調查表明,中國是20個調查國家中最物質化的國家,高達71%的中國人認同通過物質來衡量成功。這個結果我們當然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有大量的研究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其實,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日常經驗就能告訴我們,今天的中國人相當物質化。正如,剛來中國的老外常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一起吃飯,為什么聊到最后一定是聊房子?
作為學者,我們經常有機會直接感受“饑餓”和“不饑餓”的差異,看到有國外學者拿到本國的大筆資助到中國研究諸如“上海窨井蓋的變遷”、“中國地方戲服飾差異”的問題。我們開玩笑說,一看研究題目,就知道他們來自“吃飽飯沒事干”的國家。
眾所周知,和我小時候相比,今天的中國人大多解決了溫飽,何以依然饑餓呢?我把它稱為饑餓的2.0版——從生理性饑餓變成了心理性饑餓。心理性饑餓的第一個特征是低估自己。我們做過多次調查,請受訪者對自己的經濟地位進行主觀評價,將自己在“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層”進行劃分。結果發現,絕大部分人認為自己屬于中等以下,哪怕他們的實際收入是中上水平。心理性饑餓的第二個特征是缺乏安全感,心理學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安全感和物質化有較強的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安全感越低,物質化越高。
貧富差異擴大和社會保障不健全是加劇中國人心理性饑餓的兩大關鍵因素。盡管帶有生理性饑餓的印記,我一直認為自己不是非常物質化的人,但是,前不久父母雙親同患重病,由于農村醫保比例較低,大部分的醫療費得自己承擔。記得有一天夜里,我在醫院的病房里突然感悟了:說一千道一萬,最后還是落到一個“錢”字。和我同年代的朋友現在吃飯倒也不太聊房子了,開始聊另外一個話題:老了怎么辦?張結海(知名心理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