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四)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
多用HL-60進行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的分離培養(yǎng)。最常用的分離方法是將白細胞部分接種培養(yǎng)基,然后將100-500μl抗凝血接種到懸浮有2×105或1×106細胞內(nèi), 每2-3天染色檢查包涵體,一般5-10天可查見包涵體。由于分離可能受到紅細胞的影響,因此,建議使用以下方法:
1.白細胞分離: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方法(Ficoll-Paque)。一般采用2-3 ml EDTA抗凝血,用2倍體積的無菌Hanks 平衡鹽溶液稀釋,最后采用Histopaque(Sigma,St . louis, Mo)密度梯度離心分離白細胞,可以獲得較高的白細胞,用以分離HGA。采用白細胞分離方法進行接種時,應注意防止操作過程中的污染。
2. 紅細胞裂解后收集白細胞(NHCl4裂解法)。
3. 在使用含有紅細胞的標本培養(yǎng)后,另加入宿主未感染的細胞,建立混合培養(yǎng)。
血液白細胞懸浮于2ml體積、含有5-10%胎牛血清的培養(yǎng)基中,且在25 cm2培養(yǎng)瓶內(nèi)與培養(yǎng)細胞作用3小時。37℃、5% CO2 條件下振搖孵育,可增加病原體與細胞的作用。
病原體的鑒定:可通過種特異引物進行PCR鑒定。
五、生物安全
在標本采集、運輸及實驗室工作過程中,生物安全應參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要求進行。
(一)實驗室生物安全。
標本滅活、病原DNA標本提取及病原體分離操作應在生物安全Ⅱ級實驗室進行。非感染性材料的檢測可在生物安全I級實驗室進行。
(二)血液標本采集安全注意事項。
采集病例的標本時,應做好個人防護。采集者應戴乳膠手套,盡量避免病例的血液外溢或直接接觸。如發(fā)生血液外溢污染環(huán)境時,應及時采用75%酒精或常用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應按照對傳染性樣本的要求,對采集標本的器具及病人止血棉球及時進行消毒處理。防止銳器扎傷皮膚,一旦發(fā)生,應按臨床外科要求,及時進行傷口清創(chuàng)。如直接沾染了臨床診斷病例或確診病例的血液,除及時消毒皮膚外,應口服強力霉素預防感染,服用劑量參照《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診療方案(試行)》(附件1)。
(三)采集動物宿主與媒介蜱標本個人防護。
野外采集標本時,應穿著顏色明亮的防護服,并將衣袖或褲管口扎緊以防蜱叮咬人體,且容易發(fā)現(xiàn)蜱的附著。一旦發(fā)現(xiàn)有蜱附著體表,應用鑷子夾取,不要用手直接摘除。野外作業(yè)或活動的人員可使用驅(qū)避劑或防蚊油噴涂皮膚,也可用硫化鉀代替防蚊油。
(四)標本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應參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要求(B類)進行。
(五)在診療及標本的采集、包裝和實驗室檢測等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醫(yī)療廢物,應按照《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相關規(guī)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