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一個男孩好奇地觀看對岸的朝鮮。
由丹東開往朝鮮的列車。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提起鴨綠江,國人可能最先想起這熟悉的旋律。其實,在遼寧丹東這個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跨過滾滾鴨綠江水的,還有廣為人知的三座大橋:鴨綠江斷橋,承載了中朝歷史記憶;中朝友誼橋,“服役”近七十載,仍是當下邊貿陸路運輸的主動脈;建設中的新鴨綠江大橋,則寄托著兩國人民對明天的更美好的期待。
文/圖本報特派丹東記者徐靜、石善偉
陳剛(化名)做中朝邊貿生意超過15年,用他的話說,一直在和朝鮮人打交道,幾乎什么商品都“倒騰”過。在他看來,在1997年前后,因為朝鮮發生自然災害,中朝貿易量驟增,最多時每天有超過800輛大卡車過境赴朝交易,車輛幾乎全部超載。
“兩腳油”到朝鮮
就算超載也不怕
“對朝貨物報關的手續比較寬松,咱們的貨車一檢查完就上橋,也就兩腳油的事,過了橋就地卸貨,超載也不怕。”陳剛介紹,那時貨車過橋進入新義州后,在橋下幾百米的位置就有貨場,大部分中方貨物都要在貨場卸下,再由當地人自行運輸到各地,中方人員和車輛限當天返回。“那時主要是易貨貿易,我們送去最大量的是糧食,對方用廢舊鋼鐵、農副產品和藥材來交換。”
“以前對朝貿易,我們都是外貿局、省外貿公司在做,對方過來交易的朝鮮商社也算是國企。現在不一樣了,隨著政策放開,大多數貿易都由民營企業來做。”搞私人邊貿的文老板說,目前民營企業已經頂起了丹東對朝邊貿的一片天。
此外,由于歷史的原因,丹東的朝鮮族人口密集,從朝鮮歸國的華僑眾多。據初步統計,居住在朝鮮的華僑近萬人,歷年歸國回丹東居住的華僑數目與此相當,華僑和親屬的探親和民間商務,無形中也促進了兩地的經貿往來。文老板說:“丹東城里一半人的工作,都與邊貿有直接或間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