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五)統籌城市建設與管理,提高城市安全運行水平。
堅持常態與應急、城區與郊區、地上與地下統籌,提高基礎設施系統性、安全性,使城市運行更加成熟。
增強城市水資源和能源保障能力。(1)基本建成可靠的城市供水系統。圍繞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加快完善市內配套工程,建成東干渠、團城湖、亦莊調節池主體工程,基本形成城市供水主骨架。加快中心城區郭公莊、第十水廠建設,開工建設通州、良鄉、黃村等新城水廠,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新建改造520公里供水管網。開工建設南水北調來水調蓄工程,儲備城市戰略水源。堅持“量水發展”理念,按區縣和行業制定年度用水總量和用水效率等三條紅線,全面落實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要求,建設重點戶用水實時監控系統,嚴格用水計劃管理和用水效率考核,將全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7億立方米以內。(2)增強能源多元、多向保障能力。深入推進能源結構和布局調整,加快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及相關配套管線建設,西南熱電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建成陜京三線永久線、大唐煤制氣(古北口-高麗營)工程,開工建設陜京四線。加快海淀500千伏變電站等設施建設,落實天然氣、電煤保障,確保能源安全。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技術,實現新能源占比達到5%左右。
提高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1)整體提升防洪排水能力。完善“西蓄東排、南北分洪”防洪排水格局,啟動西郊蓄洪工程,利用南海子公園建設涼水河分洪連通工程。嚴格落實開發項目同步建設雨洪利用設施要求,實施一批雨洪利用工程,增加雨水入滲,減少雨洪排放。汛期前完成中心城20處立交橋區積水點和34條中小河道治理,有效提升城市排水能力。(2)健全城市應急管理快速響應機制。加強能源應急管理,加快實施熱力、電力、燃氣等地下管線消隱改造工程。細化應對各類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防洪、防震、防疫、防火等設施能力和應急隊伍建設,完善重要物資儲備體系,提高災害預警預報和聯動響應水平,增強市民風險防范意識和救護能力。
推進城市精細智能管理。(1)進一步做好人口服務和管理。把資源環境作為最嚴格的約束條件,完善人口服務與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區縣人口調控責任制,探索實行居住證制度和重大產業項目、重大政策的人口影響評估機制,為來京常住人口做好服務管理,促進人口與城市功能、產業布局協調發展。(2)創新城市管理模式。總結基層管理實踐經驗,探索社會管理與城市管理網格化融合發展。逐步建立管理資源整合、部門職能互補、工作有機銜接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最大程度響應居民的各種訴求。(3)加快建設“智慧城市”。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實施“寬帶北京”行動計劃,建設高速無線網絡和高性能光纖網絡,推進寬帶普及提速。試點推進4G移動應用。繼續推進高清數字電視全覆蓋工作。加快實施物聯網示范應用工程,推廣電子病歷、智慧旅游、智慧社區(村)試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