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鋼:16萬附企職工之“難”
記者在鞍鋼集團采訪時,經常聽到一個詞匯:“大集體”,這個在全國很多地方已經聽不到的詞兒,在東北依然盛行。大集體,指的就是集體企業。上世紀七 八十年代,很多東北國企為安置職工子女,都積極創建廠辦集體企業:包括依附于主廠業務的附件廠、醫療所、幼兒園、車隊甚至美容院理發室等等。
當時,創辦這些大集體企業,是為了安頓國企職工和家屬,時過境遷,這些大集體企業的日子又怎么樣呢?
鞍鋼附屬企業公司,距離鞍鋼集團只有不到兩公里,它管理著鞍鋼集團全部附屬企業,這些企業主要為鞍鋼生產加工配套產品。在公司門口記者看到,門牌上 有些字跡已經脫落,院內雜草叢生、路面凹凸不平,一些辦公室窗戶上的玻璃早已破碎。負責人劉亞楠告訴記者,這座院子有四十多年歷史了,多年來由于缺乏資金 一直沒有修繕。
鞍鋼附屬企業公司黨委副書記 劉亞楠:哪里有錢改善辦公環境啊,正常的開支能困難,還顧得上改善這些次要的東西啊,想都沒想過。據了解,鞍鋼集團共有501家集體企業,員工總數為16萬人,其中退休人員8.5萬人,在冊職工7.5萬人,在冊的職工中,共有2萬人在崗。而困難 職工人數超過6000人,僅企業多年來拖欠的職工取暖補貼都有10億元。在501戶集體企業中,停產半停產的企業數量達到210戶,占比為42%。
記者來到鞍鋼一家附屬企業無縫實業發展公司,公司四個車間只有一個在生產,全廠2000多人只有30多人有活可干。廠區的一片菜地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片約有半畝的地種著黃瓜、豆角、大蔥等蔬菜,原來這是職工在收入急劇減少的背景下,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自己種的。
鞍鋼附企無縫實業發展公司黨委書記 孫維強:你看最高的工資是2500多元,就是最核心的技術人員的,也只是少數幾個人,其余的都是1000元左右,最低的只有900元。
在另外一家完全停產的集體企業,記者看到原本1000多人的工廠,如今只有一位企業負責人獨自留守。企業原本寬敞明亮的廠房,因為多年來沒有生產,一些設備早已束之高擱。廠里唯一的收入,來源于院子里的這片空地。
鞍鋼附企鋼絲繩廠黨委書記 陳于凱:臨時租出去,做個停車場,一天可以收入幾十塊錢,算一點小收入吧,也可以解決一點小困難。
鞍鋼附企二煉鋼冶金加工廠,曾經是501家集體企業當中經營最好的一家,廠長楊海斌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最鼎盛時期,職工達到3000多人。 原本工廠主要為鞍鋼生產冶金初級產品,當時鞍鋼效益景氣,他們的產品也供不應求。而到了2005年以后,隨著鞍鋼經營的下滑,產品開始滯銷,企業只能尋找 新客戶。
由于產品結構單一、品質不高,訂單寥寥無幾。此時企業必須通過創新產品來提高銷量,而廠辦集體由眾多職工子弟組成的特點,注定員工學歷和專業水平明顯偏低,技術創新無從實現,向外招工又是何等艱難。
鞍鋼附企二煉鋼冶金加工廠 楊海斌:外面的人才,覺得工資太低不愿意來,即使來了也留不住人,因此產品始終無法創新,質量也得不到提升,原有產品銷路就越來越差。
目前全廠在崗職工只剩下400多人,這些職工收入主要依靠臨時的勞務派遣。楊海濱每天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尋找新項目。
鞍鋼附企二煉鋼冶金加工廠 楊海斌:時間太緊了,必須趕緊簽到手,否則這么多人就沒有收入了,這個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我為此真的很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