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趙紀東和張志強研究員在《2009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了題為“地震能否預測”的文章,對地震預測、預報與預警的概念、地震預測預報的方法、地震預測預報的實踐活動、地震預測預報的困難、地震預警系統的發展應用及如何科學面對地震的挑戰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文章首先介紹了地震預測、預報與預警的概念。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為,預測(prediction)表示特定時刻點、特定地點和特定震級的一個地震事件,其概率取向是“大概率”;預報(forecasting)表示某段時間、某個區域和某個范圍震級的一組地震事件的趨勢,其概率取向是“小概率”;地震預警(early warning)是指地震發生后,離震中最近的地震臺對已經發生的地震進行震級和破壞強度的初步檢測,然后通過數據中心傳遞到可能受影響的地區,讓這些地區能夠提前幾秒或十幾秒采取應急措施。
文章接著介紹了地震預測、預報的方法。目前總體來說地震的預測、預報有三種方法:(1)地震前兆,主要以地震發生前的各種異常來對將可能發生的地震做出判斷。(2)統計規律,根據歷史資料統計分析地震的活動規律以及相關參數的變化規律,以此對未來的地震趨勢做出估計。(3)地質構造與地震物理機制,以對地質構造環境和地震孕育、發生、發展的動力學過程的清楚認識來預測地震。
文章進而介紹了地震預測、預報的實踐活動。基于統計規律,科學家們提出了可進行中長期預報的“地震空區”理論。盡管基于地震前兆和統計規律的實踐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缺乏對地震物理機制的科學認識,人類還很難對每一次大地震或大多數主要地震,做出準確的預測或相對可靠的預報。
文章進一步分析了地震預測、預報的困難所在:(1)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由于地球本身結構的限制,人類目前還不能深入到高溫高壓狀態下的地球內部直接觀測震源、研究地震的物理機制。(2)地震的“突發性、破壞性”。大地震往往突然發生,人類無法準確預知。(3)地震的“復雜性”。地震是發生于復雜地質環境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地震過程從微觀至宏觀都表現出高度的非線性。
文章隨后闡述了地震預警系統的發展應用。由于地震預測、預報的科學難題,人類發展了地震預警系統。當前,國際上典型的地震預警系統,已經在防震減災領域及重大工程(如水壩、核電站)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應用。
最后文章提出人類必須科學面對地震災害的挑戰:(1)加強防震、抗震建筑的設計和建設。(2)加強地震應急避險知識的教育。(3)加強地震科學的宣傳和教育。(4)在地震頻發帶嘗試建立地震預警系統。(5)加強地震科學基礎研究。(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09科學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