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1月21日在遼寧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省長 陳政高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十一五”時期回顧和2010年工作
“十一五”已經過去,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遼寧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勵精圖治,奮力拼搏,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
“十一五”期間,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去年達到18278億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升至全國第七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4.3%,去年達到2004.8億元,是2005年的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5%,累計達到5.1萬億元,是“十五”的4.2倍,名列全國前茅。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2%,累計達到633億美元,是“十五”的2.9倍,去年躍居全國第二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全國第十五位上升到第九位,年均實際增長11.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989元。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十一五”期間,是遼寧經濟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也是遼寧人民揚眉吐氣、老工業基地大展宏圖的五年。
“十一五”期間,在原來工作基礎上,遼寧終于擺脫了“東北現象”的困擾,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經濟不僅沒有減速,反而脫穎而出;十四個市競相發展,縣域經濟、城區經濟、服務業幾塊短板逐漸補齊,一個多點支撐的局面正在形成。
“十一五”期間,遼寧開始實施三大區域發展戰略,這是多年經驗的升華,這是對省情認識的深化。特別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沈陽經濟區獲批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極大地提升了遼寧的地位。
“十一五”期間,全省人民精神狀態發生了深刻變化。勤勞智慧的遼寧人,在擺脫困境中振奮了精神,在改革開放中激發了豪情,如今信心倍增,干勁倍增,正在意氣風發,去實現全面振興,去進入東部發達省份行列。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0年,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們勝利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譜寫了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初步核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1.5%。主要指標增速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一個省的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三年翻了一番,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它反映出了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豐碩成果,也反映出了遼寧發展的強勁態勢。我們完全有理由說,2010年,遼寧又是一個豐收年。(一)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實現新突破
以港口和產業園區建設為突破口,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全面推進。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有了新進展。76個港口項目全部開工,新增吞吐能力8000萬噸。 42個重點產業園區加速發展。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錦州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遼河特大橋建成通車。
沈陽經濟區獲批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沈撫新城、湯崗新城、沈溪新城、北海新區、河東新城、鐵嶺新城、沈彰新城等38座新城、新市鎮建設全面推進,八城市同城化、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五條產業帶和十大產業集群建設正在提速。
深入實施突破遼西北戰略,通過抓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工業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化,特別是在朝陽實施百萬畝大棚工程,遼西北三市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進展。
在三大戰略的引領下,不斷創造對外開放的新空間、新熱點。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07.5億美元,增長34.4%,引進內資4100億元。進出口總額增長28.2%,其中出口總額增長28.9%。
現在,遼寧商業機會多、商務成本低的后發效應日益凸顯,已經成為外資競相涌入、內資紛至沓來的熱土。(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邁出新步伐
啟動實施了工業企業提升工程、項目工程、并購工程、產業集群工程、節能降耗和淘汰落后產能等五項工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8%,實現利潤超過千億元。
工業產業集群開創了新局面,研發、設計、人才培訓、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加快。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工業產業集群達到33個。通過抓工業產業集群,實現了土地集約、要素集聚,帶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動了新興產業發展。
狠抓了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大連英特爾芯片、朝陽鞍凌鋼鐵、華錦集團擴建工程等項目投產。沈陽米其林、華晨寶馬新工廠、大連恒力石化、阜新煤制天然氣等項目開工建設。
全面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建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26.4%。遼寧海外學子創業周成為國家級平臺。引進海外研發團隊208個,并購國外科技型企業50項。營口、遼陽高新區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國企改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本鋼集團和北臺鋼鐵集團實現合并重組。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增長23%,占全省經濟總量的60.5%。(三)縣域經濟和城區經濟開創新局面
超額完成縣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 44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92億元,增長44%。縣域工業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縣城建設步伐加快。東港、開原躋身全國百強縣,總數達到7個。
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糧食產量達到353億斤,肉蛋奶產量851萬噸,水產品產量575萬噸?;ㄉN植達到500萬畝。新增設施農業150萬畝,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3000個,新增規模以上農事企業1100家。
以調整區劃和下放管理權限為核心,激發城區經濟發展活力,56個城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11億元,增長24%。
以服務業聚集區建設為載體,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服務業增加值6775億元,增長12.2%。金融環境明顯改善,新增貸款3140億元;新增上市公司15家,資本市場融資362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村鎮銀行達到41家,居全國第一。 “信用遼寧”建設全面推進。大力發展溫泉、海濱和鄉村旅游,旅游業總收入增長20.7%。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開發投資增長31%,銷售收入增長15%。(四)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
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全線鋪軌貫通,盤營客專、沈丹客專、丹大快速鐵路建設順利推進。沈陽地鐵一號線通車運營,大連地鐵加快建設。撫順至梅河口、朝陽至赤峰和長興島疏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3000公里。
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正式通水,錦凌水庫、青山水庫建設進展順利。完成233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綏中電廠二期、呼倫貝爾至遼寧500千伏輸電工程等電力項目建成投產。
新建的99座污水處理廠基本實現運行。 300兆瓦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完成脫硫改造。建成30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組建了遼河、凌河保護區并成立了管理局,實施全流域的整治和管理,遼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達到五類水質。重點水源地、草原生態建設和濕地保護不斷加強。造林資金投入增長1.4倍,完成人工造林540萬畝。
遼寧的環境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堅持數年,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美好。(五)重點民生工程扎實推進
實現實名制就業115.6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實現一人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7%。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22元,城市低保每月人均達到282元,農村低保每年人均達到1744元,重點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平均提高16%,33.6萬60歲以上的農村居民按月領取了養老金。
150萬國有和集體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年人均籌資水平達到150元以上,其中政府補助120元。建設農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23個。免費為5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為406名困難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進行了手術治療。
建設和完善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164所。為6.6萬名農村困難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子女免費提供學習用品。新建中心敬老院41所。新建33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5962個農家書屋。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700處,讓155萬農民喝上了安全水。
新增廉租保障住房7.8萬戶、經濟適用住房6萬戶。開工建設棚戶區回遷樓508萬平方米。全面開展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完成100個村的村屯改造任務。
實施整村扶貧400個村,移民扶貧3000戶,全年減少貧困人口53.2萬人。幫助6687戶受災農民重建住房。
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加強市場供應和管理工作,做好困難群體的生活救助工作。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六)社會事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
全面推進第十二屆全運會各項籌備工作,省柏葉體育訓練基地竣工。沈陽為十二運配套的大渾南地區建設全面啟動。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推進13所高校省部企共建,加強特色學科建設,著力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競爭力。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工作、鞍山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踞t療保障制度建設全面加快。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開工建設了一批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國防教育館。群眾文化蓬勃發展,精品生產成果顯著。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實施省市兩級報業資源整合、廣播電視有線網絡整合,完成廣電媒體“三臺合一”。
全面完成了對口支援安縣恢復重建任務。全面啟動了對口幫扶新疆塔城地區工作。積極支持玉樹地震災后重建,大力支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災。
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認真落實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堅持定期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和向省政協通報工作,主動接受省政協的民主監督,積極支持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定期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工作,聽取意見建議。辦理全國和省人大代表議案、建議555件,政協常委會建議案、政協提案522件。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政務公開、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力度加大,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提請省人大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規章20件。清理政府規章207件。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70件。
狠抓社會穩定、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強化政府應急管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平安遼寧建設成效顯著。防汛工作成果明顯,實現了大水大汛無大災。
統籌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順利完成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工作。
國防動員、邊海防建設、人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成績顯著,雙擁共建工作扎實有效,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國家安全、保密、統計、質監、宗教、外事、僑務、貿促、對臺工作不斷加強。氣象、測繪、知識產權、農墾、老齡、殘疾人、婦女兒童、參事、檔案、文史、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各位代表:回首“十一五”和去年的工作,我們深切地感到,遼寧取得這些巨大成就,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和關懷支持的結果,是省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遼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民警和中央駐遼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遼寧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回顧工作的時候,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和發達省份相比還偏小,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資源環境矛盾突出,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發達省份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社會還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要在今后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