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4日在西寧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王予波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執政為民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總基調,圍繞建設人民滿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目標,全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全力以赴穩增長、千方百計保就業,發展質量效益得到新提升。克服經濟下行持續時間長,市場需求低迷,就業壓力增大的復雜局面,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努力轉變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產業、企業、就業工作,國民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就業工作取得較大成效。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4.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1億元,分別增長14%、32%和2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750元和9010元,增長12%和15.5%;全年新增就業3148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4%。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居于前列。
按照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的要求,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支持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做大做強,促進縣域工業發展,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435億元,增長18%,其中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4.4%。圍繞提升城市服務能力和增加就業,大力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海湖總部經濟、萬達廣場、多巴雙寨綜合物流園等服務業項目建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億元,增長15%。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實施民營經濟倍增計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戶;新培育各類市場主體20962戶,增長24.3%,其中,中小微企業316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67戶、個體工商戶17335個。推進創業型城市建設和“富民就業”工程,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加快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全年安排大學生就業8026人,創業帶動就業810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次。
——攻堅克難治污染、凝心聚力抓生態,美麗西寧建設取得新成效。圍繞 “國家生態文明發展先行區”建設,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節能環保資金投入達21.4億元,增長176.7%。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西寧的突破口,實施攻堅行動,厲行治污先治吏,嚴格落實施工工地“五個百分百”要求,建立區縣網格化環境監管模式,優化PM10和PM2.5運行監測,深入推進建筑揚塵、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煤鍋爐等29項專項治理,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60%以上,在全國74個大中城市排名位居中上游。創模通過省級預評估。
扎實推進“清水入城”工程,關閉了湟水河及其一級支流614個排污口和211處非法采洗砂場,加大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力度,完成了第一污水處理廠和城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全省首座再生水廠即將投入運營,國控小峽口斷面水質達標率83.3%。實施36個污染減排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指標之內。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投入2.96億元完成林業生態工程32.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6%;加快城市出口道路綠化美化,城區新增園林綠地70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0.6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5%。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大南山綠色屏障工程榮獲住建部“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成為西寧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的典型示范!
——全神貫注保民生、統籌推進促和諧,人民生活質量有了新改善。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物價問題列為政府優先工作目標,貫徹落實省委“尖扎會議”要求,從生產、流通、市場監管、困難群眾補助等方面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新建冬暖式溫棚2615棟、畜棚4000棟,建設市級露地蔬菜標準園1.1萬畝,與四川彭州建立了穩定的蔬菜供銷機制,在四川德陽建設蔬菜專供基地5000畝;抓好“農超對接”,建設平價商店50個,加大各類物資調運儲備和市場投放力度,向市場投放平價糧油、蔬菜、肉等97500余噸;控制肉、菜等商品批零差率,減免攤位稅費、發放補貼,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加大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價格違法行為;為17.1萬名生活困難群眾累計發放物價補貼5023萬元,最大限度減輕物價上漲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累計漲幅3.8%,實現了年初預定目標。
進一步加大“暢通交通”工程建設,新建過街天橋5座、停車場1個,5座跨河人行橋建成投運,更新超期服役公交車622輛,西寧被列入國家“公交都市”試點城市。通過路口渠化、設置公交專用車道、優化交通信號、退市還路等有效措施,主城區交通擁堵現象有所緩解。加強社會保障工作,提高保障水平,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達22.7億元,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標準均提高了70元;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35757套,17865戶農村群眾享受獎勵性建房補貼和危房改造補助;“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活動使8.6萬群眾受益,整村推進和易地扶貧地搬遷項目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1萬人。努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民生投入,財政用于民生支出達167億元,占比80%以上,較上年多17.6億元。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諾的10大類58項辦實事項目全面兌現!
——真情實意促公平、恪盡職守保穩定,社會建設取得新成效。堅持“科教興市”戰略,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6項科技成果獲得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我市連續6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積極推進“陽光招生”,完善“1+9+3”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制定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計劃措施,教育預算支出達30.8億元;投資16.4億元實施教育布局調整、標準化學校、農村初中校舍、學前教育等項目,學有所教水平有了新提升。加快衛生事業發展,實施31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推進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307萬人次,增長15.9%,西寧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0.8億元,增長34%。成功舉辦首屆國際徒步節等活動,百姓大舞臺文化傳播公司榮獲第五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推進“平安西寧”、“法治西寧”建設,全力做好維穩工作,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充分利用信息指揮中心和網格化平臺,形成了責任明確、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監督有力的社會管理新格局。切實加強信訪工作,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服務重心下移,新建34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7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99個老舊小區實現了物業管理全覆蓋。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率先出臺家庭式餐館管理辦法。更加重視大安全工作,加大食品、生產、交通、校園等領域的安全檢查,切實做到安全生產管理“全覆蓋”,安全隱患整改“零容忍”,大安監格局進一步鞏固。
——突出重點攻拆遷、聚精會神搞建設,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邁出新步伐。堅持規劃引領,圍繞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改善城市面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針對征地拆遷、拆違打非這個難點、重點,敢于碰硬、善做工作、攻堅克難,完成了火車站站場及周邊綜合改造、中心廣場北擴等多個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征地拆遷任務,促進了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異地安置拆遷北山危巖體轄區5萬多名群眾和苦水溝危險地段400余戶居民,根除了該地區長期存在的環境臟亂差現象和地質災害隱患;平穩推進沈家寨、楊家寨、北川河等片區征地拆遷,有效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全年共完成拆遷面積560.4萬平方米,近兩年累計拆遷1000多萬平方米,超過前十年的總和。
大拆遷中民生在大改善、城市在大變化。全市各類房屋施工面積達1784萬平方米,比“十一五”超出150余萬平方米,一批功能完善、美麗大氣的現代化小區相繼建成,改善了群眾居住環境;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城市載體功能進一步提升,多巴新城啟動建設,青海體育中心等建成使用,貴南路(橋)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通車,改造供排水管網92公里。實施各類建設項目654個,其中億元以上新開項目59個;基礎設施投資達143億元,超過前2年的總和。把精細化理念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東部城市群西寧都市區戰略規劃》、《西寧新區發展規劃》等一批重點規劃相繼完善和實施;推進精細管理與流程再造,強化市容環境整治,“二次創衛”順利通過國家復審,保持了國家衛生城市的榮譽稱號!
——堅定不移抓改革、毫不動搖擴開放,體制機制建設有了新進展。始終把改革作為動力之源,認真開展第七批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工作,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6項,行政審批提速提效。加快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開展社區服務體制改革試點,精簡管理層級,優化整合資源,社區在城市管理和居民服務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直接支付比例達95%以上。推進農村戶籍制度改革,轉戶農民達29.3萬人,全市城鎮化率達68.2%。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鞏固完善“先住院后結算”醫療服務模式,基本藥物覆蓋率、零差率均保持在100%。市直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平穩有序,組建了西寧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文化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充分利用“青洽會”、“城洽會”等會展活動,進一步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實施招商引資項目477個,到位資金562億元。成功引入中信銀行等機構,全年重點項目融資額達135億元,西寧地區各項貸款余額2698.3億元,占全省貸款余額的80.3%,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更加明顯。
一年來,我們全力攻堅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順利通過中央文明辦年度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排名和位次有了新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再次獲得省級文明城市稱號。確定了“兩年強基礎、四年見成效、六年創先進”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創建目標,各方面力量得到有效凝聚。雙擁共建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駐軍(警)部隊對西寧城市建設和各類創建活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統計、工商、氣象、供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工作得到加強,婦女、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會等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偉大的玉樹災后重建中,我市竭盡全力,累計完成投資11.7億元,58個援建項目全面完成,獲得“城鄉居民住房建設工程質量進度獎”等9項獎勵,譜寫了新雜多建設的光輝篇章,澆筑了西寧人民和玉樹人民的深厚友誼!
我們堅持建設服務政府、法治政府,健全完善科學民主決策制度,努力轉變政府職能,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有關規定,整治“庸懶散奢”,工作作風進一步好轉。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及時向政協通報情況,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保持聯系,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建議。及時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復率均為100%。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廉政文化“六加四”西寧模式和“一崗雙責”報告制度,改革政風行風評議辦法,在全省率先開展“向人民匯報、請人民評議”現場直播活動,建立農村“三資”網絡監管平臺,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機制。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公開“三公”經費,嚴格控制機關公用經費支出,行政運行成本明顯降低,效率進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回首過去的一年,我們深切體會到,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持人民至上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理念,堅持改革創新是做好政府工作的不竭動力,堅持敢于擔當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要求,堅持實干興市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最大追求,堅持清正廉潔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前提。這也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一以貫之的行政理念。發展令人振奮,成績來之不易,飽含著省委、省政府的深切關懷,凝聚著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奮斗在全市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和勞動者,向中央駐寧單位、省直各部門、人民解放軍駐寧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西寧建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和矛盾依然突出:城市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加快提升承載能力任務艱巨;市場體系發育較慢,市場主體量少質弱,深化改革任務艱巨;縣域經濟實力較弱,城鎮化層次較低,加快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建設任務艱巨;經濟結構重化工特征明顯,保持經濟快速增長與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矛盾突出,建設生態文明新型城市任務艱巨;受國內市場價格和我市“從全國買,向全省賣”特殊因素影響,保持物價總水平相對平穩任務艱巨;個別部門的責任意識還不強,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轉變工作作風任務艱巨。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