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2014年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14年03月11日09:06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中原經濟區 科學發展觀 社區衛生服務模式 生產性服務業 城鎮就業困難人員 拜祖大典 招拍掛 行政效能建設 商業區規劃 生態文化公園

三、2014年的目標任務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以上;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我們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進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著力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圍繞“打造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形成大都市”,以完善基礎設施和招商項目落地為重點,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翻一番。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新鄭機場二期及配套工程、與主城區連接的“四縱六橫”快速路網、城際鐵路及區域交通路網、水電氣暖廠站、生態水系、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貨物集疏和項目落地支撐能力。優化國際營商環境。加快綜保區三期、河南電子口岸平臺等項目建設;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規模化運營,初步形成國際網購品集散分撥中心;推進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申報,加快藥品、肉類進口口岸建設;推動國家重點通訊檢測實驗室和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加快高端產業集聚發展。抓好航空設備制造維修、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重大項目集群式招商落地,重點推動菜鳥(中國)智能骨干網、手機產業園等建設,力爭全年簽約項目45個以上、開工30個以上。提升港區城市功能。以南區高端制造業集聚區為重點,完善市政配套設施,加快航空都市建設,構建綠色宜居生活環境和集約有序城市空間。推動鄭州通航實驗區加快建設。支持上街機場改造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產業項目招商,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實施工業主導產業提升規劃,著力推進重點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打造以電動汽車為引領的新能源產業和汽車產業集群,力爭汽車及裝備制造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500億元;打造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力爭電子信息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800億元;打造物聯網、北斗導航等新興產業集群,力爭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年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實施戰略性企業(集團)培育行動計劃,力爭全市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12家;促進東風日產30萬臺整車項目等151個重點簽約項目早開工,力爭河南中煙易地技改等108個項目早達產;提升傳統產業“兩化”融合水平,加強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全力化解過剩產能。促進服務業提質增速。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力爭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900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0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以電子商務為引領、以營造平臺為核心的生產性服務業,以中心商務功能區和特色商業區為帶動的生活性服務業;加快航空物流、鐵路貨運和公路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際物流園區等物流項目建設;推進都市區商業中心建設,加快市場外遷,完成外遷市場54個;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加快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發展;培育優勢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和智慧旅游城市;大力發展高技術服務業,規劃建設國家級會展中心,鼓勵支持發展養老產業,積極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菜籃子”工程、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區“136”工程、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四大工程,建成高標準農田20萬畝,開發新菜田4萬畝,新增設施農業5000畝,農業產業化集群達到20個;大力發展都市生態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力爭今年列入省重點項目數量和總投資規模占全省比重均達到50%以上,新開工省、市重點項目240個以上,竣工90個以上,完成投資3300億元以上。發揮政府性資金引導作用。集中使用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主導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探索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建立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導的產業投資體系。

(三)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新型城鎮化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堅持規劃引領。持續優化全域空間布局規劃,提高規劃水平和建設標準;嚴格林地、耕地、園地保護,形成邊界紅線,促進人口增長與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縣城落戶限制,推動城中村、城郊村和產業集聚區內村莊的農業人口成建制轉為城鎮戶口;推行居住證管理制度,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全覆蓋;建立健全農業人口轉移促進機制,增強農民向城鎮轉移的動力。優化城市形態布局。堅持中心城市帶動戰略,統籌推進鄭東新區開發建設,打造全省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加快高新區、經開區等重點區域發展,提高產城融合水平;加快鄭上新區規劃建設,推動全市均衡發展;加快城市組團建設,各新城組團完成3至5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做好縣城中央商務區和十字景觀大道建設,扎實推進“兩環三十一放射”道路、生態廊道建設;實施老廠區、老居民區等城市重點片區改造,促進城市有機更新;探索各具特色的社區建設模式,在保護好歷史文化風貌特色村前提下,啟動項目70個、竣工40個;加快棚戶區改造,建設安置房19.45萬套。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快構建“米”字形快速鐵路網,配合建設鄭徐高鐵及鄭開、鄭焦、鄭州至機場等城際鐵路;加快推進國道107線鄭州境東移、機場高速改擴建等干線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暢通鄭州”工程建設,力爭隴海路高架大學路以西段、京廣快速化二期主體完工,開工建設金水路、花園路準快速和農業路快速路;全面實施中心城區188條支線路網打通工程,以地下管網和空間建設為重點升級改造一批城市道路,推進軌道交通5號線、2號線二期、1號線二期工程,爭取3號線、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2號線南延)早開工;新購新能源公交車500臺,新增停車泊位3萬個。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成劉灣水廠、航空港第一水廠等項目,開工建設侯寨10萬噸水廠、常莊20萬噸水廠和邙山干渠復線工程等供水工程,爭取南三環、馬頭崗二期等4個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推進堅強智能電網規劃建設,開工建設北郊熱源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發揮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作用,深入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確保機械化清掃率達到60%以上;強化城鄉結合部、高速公路、鐵路沿線、老舊小區、無主管樓院等環境綜合整治。

(四)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簡政放權,6月底前完成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推動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削減資質認定項目,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建立市場主體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進一步放開公共服務市場準入,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在航空港實驗區和經開區,探索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外資管理方式,放寬對外來投資的限制。深化土地管理、土地金融制度改革。深化城鄉規劃土地建設管理“六統一”改革,全面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招拍掛;力爭年底前完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開展農村集體土地進入市場流轉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登記;探索推行租讓結合、分階段出讓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建立健全國有土地資產經營制度和土地融資制度,探索土地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制度。加快市屬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市屬國有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探索國有企業重大信息公開,出臺深化市管企業收入分配改革的指導意見。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探索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清理規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三公”經費支出只減不增,繼續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專項資金整合,全面落實“營改增”、資源稅從價計征等改革政策。創新資金保障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做好永續債券、債貸結合等試點工作,推動設立中小微企業創新融資服務平臺,力爭全市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速和全省占比均不低于35%。推進政府要素平臺建設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做大做強鄭州商品交易所,適時啟動公共資源交易、產(股)權交易所等平臺建設,穩妥推進城市供水、車用燃氣、城市供熱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探索建立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創新農業投融資機制;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產地市場開展直供直銷和電子商務等新模式;探索建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監管和“三資”管理運營新機制;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重點生態公益林管理和生態補償機制。

(五)深入實施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實施開放驅動戰略。加快開放平臺建設,提升新鄭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B區功能,完善提升鐵路、航空一類口岸和綜保區政策功能,積極申建經開綜保區,以電子口岸為依托做好自貿區申報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設立領事館區和海外高層人才(專家)服務中心;拓寬開放領域,創新加工貿易模式,建設沿海加工貿易鏈條承接地;實施產業集群招商,圍繞主導產業,瞄準國內外500強和行業前20強企業,聚焦戰略支撐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補鏈強鏈,提升業態,增強產業集群競爭力,力爭在鄭設立項目或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00家、謀劃推動“三力”型項目100個、全年招商引資總規模突破1800億元;提高經濟外向度,優化進出口結構,培育競爭力強的外向型骨干企業,制定鼓勵高附加值產品、服務產品和農產品出口政策,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程度。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創新創業中心和創新型城市,爭創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實施創新主體培育計劃,重點培育1000家科技型企業,新建市級以上研發中心200家,力爭在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計劃,積極培育新興業態,爭取高新技術產業年銷售收入突破5600億元;加快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支持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一批產業技術創新研究機構;積極推進國家專利審協河南中心、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等創新載體平臺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設一批科技公共服務機構,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10億元;堅持人才強市戰略,加大各類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實施創新人才引進計劃,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引導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加大燃煤鍋爐拆改力度,年底完成市區燃煤鍋爐拆改80臺以上,減少市區用煤量28.8萬噸,削減各類污染物排放量3168噸;加強黃標車治理,年底前淘汰全部公務黃標車,淘汰營運黃標車1000輛;強力推進揚塵治理,推廣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技術,加強對渣土運輸車輛監管;大力整治工業污染,加快電力、水泥等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推動7家電力企業、15家水泥企業、4家水泥粉磨站實施脫硝和提標治理;加大對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企業的執法力度,依照環保法規嚴格審批新建項目;深入推進“氣化鄭州”建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項目,完成棗莊熱源廠煤改氣工程。扎實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以建設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為契機,全面啟動新一輪生態水系規劃建設;加快花園口、趙口灌區等引黃、引水工程建設,發揮象湖、龍湖、圃田湖等平原水庫調蓄作用,構筑鄭州都市區生態水系循環利用系統;實施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潮河下游、枯河下游等河道綜合治理,開工建設金水河、索須河、十八里河等重點區域水景觀提升工程;加大截污治理力度,推動雨污水分流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確保今年汛后與主體工程同步發揮作用。持續改善城鄉環境。做好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力爭今年通過考核驗收;完成植樹造林7.8萬畝、森林撫育3.3萬畝;續建樹木花卉博覽園、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完善提升10個森林公園,建設10個“走進森林”示范園;全面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建設一批以放射道路、鐵路沿線、水系岸線為骨架的生態廊道、生態林帶,新增綠地500萬平方米;建成南環公園、西流湖公園,開工建設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和27個區級綜合性公園;編制生態農業建設規劃,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啟動農田資源智能監測系統建設;改善村莊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嚴格生態環境源頭保護,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

(七)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加大財政投入,認真做好省、市“十大實事”等民生工作,力爭全年民生投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70%以上。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綜合市場建設,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重點抓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就業工作,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0億元。努力提高保障能力。實施以養老和醫療保險為重點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應保盡保;完善養老、優撫、助殘、救孤、濟困等制度,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監管,努力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加快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住房建設,增強供給能力。優先發展教育。實施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工程,新建、改擴建城鄉幼兒園60所、市區中小學30所;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深入實施中小學課程改革;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程;做好鄭州師范學院本科辦學水平評估準備工作,推進旅游職業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擴建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做好中州大學升本和鄭州衛校升專工作。提升健康水平。鞏固新農合制度,持續推進新農合經辦機制改革;豐富“片醫”負責制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內涵,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深入探索醫療集團建設,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市場,逐步組建1至3個區域醫療聯合體;加強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床位3000張。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推進全國人口均衡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市建設,完善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政策,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機制。促進文化繁榮。加快市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格升級;促進現代文化市場建設,提高文化產業創意能力和整體競爭力;組織文化精品創作生產,大力發展廣播電視事業;辦好嵩山論壇,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工程;扎實推進文化傳承和“兩園一中心”建設,做好大運河申遺工作。強化扶貧開發。全面實施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扶貧規劃,完成易地扶貧搬遷7293戶26703人,安排整村推進20個,實施科技產業化扶貧項目45個,扶持新建貧困地區區域特色經濟項目10個,幫助4.23萬扶貧對象實現穩定脫貧。

(八)規范深化網格化管理,著力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強化社會公共管理信息平臺應用,持續提升平臺效能,促進政府職能在基層有效落實。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強化基層自治服務功能。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分包制度,強化煤礦、非煤礦山、化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實現全部藥品和重要食品安全信息全過程可追溯。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調處機制,健全信訪工作制度,提高基層矛盾化解率。強力推進平安鄭州建設,深化“四嚴一創”活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完成基干民兵調整改革任務,加大人民防空建設力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支持駐鄭解放軍、武警部隊建設,深化“雙擁”共建工作。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宗教和諧和睦。全面做好統計、審計、外事僑務、對臺事務、社科研究、檔案管理、防震減災、機關事務管理和地方志等工作。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深入推進“兩轉兩提”,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政府工作水平。

(一)轉變政府職能,建設高效服務型政府。進一步理順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推動政府職能加快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理順職責關系,優化機構設置,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嚴控機構編制,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落實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二)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堅持依法治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法律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社會監督,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完善行政復議制度,深化行政復議試點工作。堅持民主立法、科學立法,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推行服務型行政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

(三)改進工作作風,建設為民務實清廉政府。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貫徹意見,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持續提升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等制度,提高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加強廉政建設,完善懲防體系,強化行政問責、審計監督和效能監察,堅決查處權力尋租、權錢交易和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堅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

(四)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建設學習創新型政府。深入創建學習型機關,強化教育培訓,倡導務實重干,增強公務員隊伍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履職能力。鼓勵公務員到基層一線鍛煉成長。加強和改進公務員管理,完善錄用聘用、交流輪崗、競爭上崗等制度,健全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設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鄭州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戰略起點。改革發展的美好前景鼓舞著我們,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鞭策著我們。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銳意改革,奮發進取,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鄭州都市區建設新勝利而努力奮斗!

   上一頁   1   2   3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