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201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4年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元年”。世界經濟延續緩慢復蘇態勢,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全國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但仍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省委促進“三量齊升”,分類指導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加快。隨著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老工業基地改造等一批重大政策深入實施,武岡機場、滬昆高鐵、懷邵衡鐵路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建設,我市在全國東部沿海與中西部、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湖南東部與中西部的過渡帶和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已經凸顯,湘中西南城市的中心位置已經凸顯,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空間優勢已經凸顯,全市人民想發展謀發展的精氣神已經凸顯。只要我們切實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問題導向,堅定信心,發揮優勢,迎難而上,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更好更快發展。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高舉加快發展旗幟,以全面深化改革總攬發展全局,緊扣“八個建成”戰略目標,繼續堅持穩中快進工作總基調,繼續堅持“三個高于”工作總方針,繼續堅持以項目建設為工作總抓手,更加注重發展實體經濟,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更加注重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財政收入增長16%,利用外資增長20%,利用內資增長25%,進出口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化率達到4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之內。
圍繞上述目標和任務,政府將始終把項目建設放在經濟發展第一要務的首要位置,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在抓項目、抓投資、抓招商引資上,繼續解放思想,繼續營造投資優勢和洼地,繼續優化項目建設環境,以思想換項目,以政策換項目,以優勢資源換項目,以優良資產換項目,克服懶政和惰政思想,用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勁和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寶牯佬精神,全面推進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民生項目等的投資建設。今年全市實施重點項目305個,總投資2200億元,比去年新增項目31個。其中產業項目投資占投資總量的比重不低于40%。
今年突出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1、始終把壯大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我市經濟發展的短板在工業,潛力也在工業。壯大工業應成為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的重中之重工作。今年工業項目投資占產業投資比重達到60%。實施開工、投產、招商、新增均過百家的“四百”計劃,實現年產值過50億元企業1家、過10億元15家、過5億元40家。
實施園區經濟倍增計劃,開展“工業園區建設年”活動,出臺支持園區發展的政策,編制完成各園區建設總體規劃,理順管理體制,搭好融資平臺,完善基礎設施,強力推動園區集聚集約發展。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8%以上,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市本級重點整合寶慶工業集中區、邵陽經開區和龍須塘化工區,抓緊申報國家經濟開發區,快速推開寶慶工業集中區內邵陽大道兩旁項目建設,強力推進連片征拆工作,建成一批連片標準廠房,引導企業退城入園,加快服飾、食品、醫藥、發制品、中小微創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爭取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投資28億元,技工貿總收入達到200億元。
出臺扶持規模工業企業發展辦法,重點調度86家規模以上新建和續建工業項目,對重點骨干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幫扶,協調好煤、電、油、運、氣等要素供應,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融資、招工、人才和拓展市場等問題。推行品牌戰略,培育和申報一批省級、國家級品牌。支持礦產、五金、皮具、箱包、液壓、發制品、小水電、機械制造等產業抱團發展,組建企業集團,支持企業延長產業鏈發展,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化,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積極承接工業企業產業轉移,大膽引進和支持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工業企業來我市建設生產基地,兼并重組我市中小企業,擴大市場銷售份額。注重發揮中小企業投資見效快、經營機制活、吸納就業多的優勢,做好整合文章,推進轉型升級,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2、夯實農業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推進農業產業化。穩定糧食產量,大力推廣優質稻、雙季稻,確保糧播面積910萬畝、總產340萬噸。實現經濟作物總面積245萬畝、年產值18億元,種植煙葉10萬畝以上,收購烤煙30萬擔。以發展標準化農業為抓手,繼續推進糧油“百億產業”工程,啟動市城區糧食倉庫整體搬遷,建設大型糧油及農副產品批發零售市場。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加強城鎮蔬菜基地和特色蔬菜基地建設,實施好“菜籃子”工程。出臺扶持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發展政策,新增農產品基地10萬畝,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0家,組織實施產業化經營項目39個,爭取新增農業產業化規模企業20家。啟動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園建設。做好南方金銀花改版正名工作。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標準化示范縣1個、示范鄉鎮20個、示范基地36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5個、綠色食品23個。加大漁政管理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做好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啟動水利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加快衡邵干旱走廊綜合治理,推進崀山水庫、木瓜山第二水源建設工程。完成3個中型水庫、91座重點小二型水庫、116座一般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啟動團結壩、施家壩2個大型水閘建設,新建隆回東風水庫。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設,逐步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修復水毀工程1.4萬處,加固堤防5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1.1平方公里,推進4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重點縣建設。加強人畜飲水工程建設,解決37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扎實實施婁邵盆地農田基本建設項目,以此為基礎,整合水利、農業、林業、煙草等涉農資金,建設高標準旱澇保收農田33萬畝,改良草山1.2萬畝。出臺支持農業機械制造和使用的政策,發展農業機械制造業,推廣各類農機具4萬臺,爭取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8%,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63%。
抓好新農村建設。積極探索多元投入、管理、運營的新機制,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覆蓋力度,促進水、電、路、氣、通信、污水和垃圾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完善“企業+基地+農戶”農企聯結機制。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誠信體系,確保食品安全。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工資性、經營性收入,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推進農村危房連片改造,打造新農村建設示范片20個、示范村200個。
抓好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引導農民按規劃建房。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新途徑,不斷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力爭四年內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
3、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東部城鎮群和西部生態圈建設。爭取東部城鎮群城鎮體系規劃盡快獲省里批復,完成高速公路圍合區域城鄉一體化規劃。加快編制東部產業帶規劃。啟動東部城鎮群快速路環立項可研工作。改造西湖北路,拉通學院路延伸段,抓緊市區經邵東機場至邵東縣城一級快線建設,啟動市區至隆回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邵坪高速L2、L3、L4、L5的建設,確保滬昆高鐵邵陽站前廣場年內竣工使用。完成懷邵衡鐵路沿線城市的客站、貨站及其周邊區域的規劃和前期工作。在西部旅游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完成西部生態圈綜合規劃。
加快中心城市基礎建設,強化中心城區的管理。投資60億元,實施一批新建項目和111個續建項目,加快寶慶新城、桃花新城、濱江新城和北塔新城建設。以路網建設為核心,抓緊建設外環線,拉通邵水東路、邵水西路、魏源西路、邵石路、電機路、新華路等瓶頸路,打通新華南路大坡嶺隧道和建設路東塔公園隧道,竣工東互通世紀大道、雙坡南路、敏州西路、鐵砂嶺路、南互通敞口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最美十條街和白馬大道、雪峰北路等一批道路工程,推進雪峰大橋、桂花大橋、大祥立交橋建設。加快西苑公園、六嶺公園、北塔公園、資江南岸風光帶片區建設。啟動工人文化宮片區改造。抓好昭陽路、東邵路、紫霞路、雪峰南路、白馬大道、新城大道與懷邵衡、婁邵鐵路的下穿立體交叉工程配套規劃與建設。完成1213人防主體工程,推進市人防疏散隱蔽基地建設。完成江北污水處理廠廠區和部分配套管網工程,推進洋溪橋污水處理廠改擴建、燃氣安全指揮中心建設,開工建設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工程,支持自來水廠提質改造。發揮天然氣入邵工程效益,新建燃氣主干管50公里,改造60公里。對違法建設實行零容忍,強力推進控違拆違,發現一起拆除一起,實現規劃圈內違法建設零增長。積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建成省級文明城市和園林城市。繼續推進城市管理綜合整治,強化渣土管理,擴大城區亮化范圍,規范城區廣告招牌,建成數字城管系統,逐步緩解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使城市管理水平再有一個大的提升。
支持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推進城鎮化建設,必須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科學布局、綠色發展、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保持市中心城市、縣級市縣城以及小城鎮的協調發展。支持商品房開發建設,推動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啟動天然氣全覆蓋、縣縣通工程。鼓勵9個縣(市)城按照各自規劃,加快擴容提質步伐,建成區域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按照挖掘潛力、完善功能、擴大規模、凸顯特色的要求,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鎮,抓好廉橋、高沙、崀山、陳家坊、金石橋、五峰鋪等中心鎮、示范鎮開發建設,支持金石鎮、下花橋鎮建成山水園林式特色鎮。探索縣城和小城鎮管理市場化新模式。
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必須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體制機制,必須把老城改造提質與新城建設統籌考慮,必須使園區建設與新城建設融合協調,必須使新城擴容與居民和農民進城就業相適應。強化規劃意識,提高規劃水平,增強規劃的權威性。在政府性債務可控的前提下,擴大融資規模,完善融資平臺,開拓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確保項目建設資金不斷鏈。越是用地緊張,越要珍惜土地。清理閑置土地,啟動市城區火車貨站搬遷和鐵路連接線的閑置清理工作。擴大用地規模,確保市域內土地占用增補平衡。解開征地拆遷難題,理順市區兩級征地拆遷體制,強化區級政府主體責任,采用經費包干模式,統一征地拆遷政策,推行依法征拆、陽光征拆。落實已出臺的失地農民保障政策,竣工一批拆遷農民安置房,讓80%已拆遷戶住上房,逐步進入先安置后拆遷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明確城市管理的責任主體,權、責、利向基層傾斜,大膽推行政府購買管理和服務,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壯大旅游產業。召開全市旅游發展大會,出臺加快旅游發展的意見,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開發旅游,著力培育一大批旅游“六要素”市場主體。支持崀山建成5A景區,南山、云山、花瑤、那溪、白水洞、蔡鍔故居、紫薇博覽園創建4A景區,爭取黃桑成功申報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加快新寧旅游特色縣建設。重點開發寶慶竹刻、藍印花布、灘頭年畫、花瑤挑花、武岡鹵菜、墨晶石雕等具有邵陽特色的旅游商品。把以招攬游客為目的的宣傳促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多形式、全方位開展旅游促銷活動,承辦好湖南國際旅游節和大湘西旅游經濟協作區合作聯盟年會,提升邵陽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全年接待游客2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60億元以上。
加快商貿物流建設。圍繞打造湘桂黔邊陲物流中心,著力推進湘西南國際商貿物流城、懷邵衡鐵路貨站及物流體系、大型商業購物中心、國家農副產品流通示范城市、汽車貿易城、建材城、廉橋藥都和湘西南醫藥物流園、煙草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爭取銻交易中心落戶新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建成鄉鎮商貿中心3家、直營店50家以上,標準化改造農貿市場30家。繼續培育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加快培育一批大型物流、居民服務、再生資源回收、煙草物流、藥品流通等市場主體,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價格欺詐等不法行為,確保社會消費市場健康有序。
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支持發展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會展經濟、軟件和服務外包等產業發展。推動科技研發、創意設計、信息咨詢等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