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攀比開采深度沒有意義
在更大范圍內展開地球深部礦產的勘探開發,正成為中國重要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在山西、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已經開始深部找礦的規劃,其中,在山西省2008年確定的“深部找礦”總體思路和原則中明確提出,將該省鐵、銅、金、銀、鉛鋅多金屬等重要固體礦產工業礦體勘查深度推進到1400米。
不過,由于我國深部找礦的工作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對于深部礦產資源的儲量和分布情況并沒有清楚掌握。
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新技術一室主任張永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1999年底,我國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地質資源大調查,但是,考慮到當時國內的礦產資源供應尚未出現緊張局面,從開采成本角度考慮,進行深部找礦并不經濟,所以,深部找礦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在之前我國礦產能源能夠滿足需要的時候,沒有去進行深部找礦。”程愛國告訴記者,銅、鉛、鋅、鉀鹽、錳等重要金屬供需矛盾加大,其原因并不是中國的資源枯竭,而是如今中國發展速度快,礦產資源要想跟上這樣的發展速度很不容易。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考察中國地質科學院時曾指出,“要突出重點區塊和重點礦種,抓緊組織實施新一輪找礦計劃,增加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儲量,使我國資源安全保障有較大幅度提高”。
而針對目前國際上很多礦產國家紛紛提出向地球更深部尋找資源的情況,程愛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盲目攀比開采深度可能沒有什么意義”。
在國際上,針對地球深部資源的勘探開發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亞在本世紀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計劃,也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變得“透明”,而加拿大近期提出的計劃稱要開發到地下3000米。
在我國,盡管地下500米以上的礦產資源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但具體要開發到地下多少米目前還沒有明確說法。對此,程愛國表示,“我國現在的開采深度主要決定于需求,而不是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