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分裂活動的歷史發展
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東突”分裂主義分子在20世紀30年代曾屢屢發動叛亂,圖謀建立獨立的“東突厥斯坦國”,如軍閥馬福興在英、日扶植下建立“南疆回教國”,伊敏建立“和田伊斯蘭教國”,沙比提大毛拉建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等。
在抗日戰爭時期,麥斯武德、伊敏、艾沙等“東突”分子在新疆聯合政府中占據高位。他們趁機大肆宣傳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
新疆解放后,“東突”分裂主義頭目惶惶如喪家之犬,逃亡海外。但是他們并沒有停止自己的分裂活動,而是改而在國外糾集殘余勢力,拼湊分裂主義組織。其中有兩個集團勢力較大:艾沙集團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走狗,而孜牙集團從蘇聯領取盧布。
從4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新疆境內的分裂分子在國際勢力的影響和支持下,制造了數十起分裂事件。其中1962年的“伊塔”事件規模最大,有6萬余人在蘇聯特務煽動下非法越境,前往蘇聯。
由于國際民族分裂主義思潮的影響,90年代以來“東突”分裂勢力的活動又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海外的“東突”組織現在主要活躍于三個地區:一股在中亞各國,一股在歐美和西亞國家,另一股在南亞。90年代以來,他們有了合流的趨勢。1992年12月,境外“東突”分子在伊斯坦布爾召開“東突民族代表大會”,加強了各組織之間的聯合。會上成立了東突厥斯坦國際民族聯合委員會,并確定了國名、國旗、國歌和國徽。1998年12月,來自11個國家的“東突”分子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第三屆“東突民族大會”宣布成立“全世界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聯盟”,自命為境外疆獨的“唯一合法代表”,“統一領導世界各地的東突‘革命’組織”,“全力配合東突境內的‘民族解放運動’”。2000年11月,境外一些“東突”組織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召開“第三屆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鼓吹該組織是“全世界維吾爾青年的最高領導機構”。在境內,“東突”分子在1996年10月成立了“伊斯蘭真主黨”,標志著其開始建立統一的組織。
|